中国今年6月份对美三大主要能源进口几近清零
创始人
2025-07-27 10:02:46
0

香港新闻网7月25日电  据央视新闻24日消息,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上反复无常,美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行业遭遇重创。7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买家逐步减少进口美国能源,寻求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6月份,中方已几乎完全停止从美国进口三大主要能源——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气(LNG)。

图为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央视新闻资料图

今年2月,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据报道,这是中方针对特朗普政府发起贸易战的第一波反制措施之一。

根据公开数据,随著购买美国产品的经济可行性降低,从美国到中国的能源流动已逐渐减少。

这一情况在上个月达到顶点。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作为全球原油最大买家,6月份,中国自美国未进口任何原油,为近三年来首次。2024年6月,中国从美国的原油采购价值近8亿美元。

作为美国主要出口产品之一的天然气,上个月的对华出口量连续第四个月为零。

6月份,美国煤炭对华出口连续第二个月缩减至仅几百美元。相较之下,去年6月,中方购买了价值超过9000万美元的美国煤炭。

据悉,由于美国滥施关税,美国液化天然气、原油和液化石油气(LPG)等能源对华出口成为关注焦点。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和卖家。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LNG出口量达到8690万吨,较2023年增长2.8%。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达7132万吨。

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令双方开始在LNG领域“脱钩”。据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LNG份额相对较低。

2024年,中国仅有6%的LNG来自美国,低于2021年11%的峰值。今年4月18日的一份航运数据指出,中国停止进口LNG的时间不断增加,截至当时已持续超过70天,不断刷新5年以来的间隔纪录。

数据显示,中国已于6月停止从美国进口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央视新闻图

“这将产生长期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天然气专家索菲·科尔博曾表示,“我认为,中国进口商再也不会签订任何新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合同了。”

美国高关税对于石油行业的影响也在显现。7月初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三个月(3月至5月)避免购买美国原油,中国买家的缺席导致美国海外原油销售量暴跌至两年来的最低水平。报道称,这无异于给了本就面临著油价下跌压力的美国页岩油开采商一记新的打击。

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反噬其身,让美国丙烷(LPG的一种)一度失去中国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特朗普政府上任前,中国近60%的液化石油气进口来自美国。

今年5月有报道称,许多中国塑料工厂不愿重新进口美国丙烷,已转向加拿大和中东。据分析,考虑到当前关税,使用美国丙烷的利润“并不丰厚”,除非价格出现波动,否则“不会有大量丙烷从美国运往中国”。

此外,近几个月以来,中国对美国玉米等农产品的进口也有所减少。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对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和玉米的远期采购量为零。但有分析称,除了美国关税因素外,部分原因在于季节性变化,以及来自其他较小市场的竞争。

与此同时,中国买家一直在积极多元化其大宗商品进口市场。据悉,中方目前大部分原油来自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美国仅勉强进入前十。俄罗斯也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的重要来源。

挪威雷斯塔能源咨询公司负责石油市场的副总裁林烨(Lin Ye)表示,停止采购美国原油,反映了中国向其他供应商的战略转变以及长距离运输的成本。他同时表示,这同时是中方“对美国持续关税和制裁威胁,以及更广泛战略紧张局势的谨慎回应”。

此前,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天然气的供应渠道多元,并不单一依赖于美国。

中国正致力于提高国内天然气的产量,以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4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再到从俄罗斯陆路输送的天然气等更为廉价的替代能源,正在削弱中国对海运天然气的需求。

美国已威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高额关税。7月14日,特朗普称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强烈不满”,并放话称,若在50天内无法达成俄乌和平协议,将对俄罗斯实施税率高达100%的“严厉关税”制裁。特朗普还提到了“二级制裁”,被外界解读为此举将针对中国、印度等进口俄能源的国家。

7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美方威胁时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我们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中方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林剑指出:“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希望各方能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一步营造氛围、积累条件,多做有益于劝和促谈的事。”(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