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22日电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最新数据,“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启动以来,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截至2025年6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共16.17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超1180亿元。作为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金融合作的重要举措,“跨境理财通”也带动了香港股市,2025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快速复苏,资金持续流入香港,上半年新股募资规模更是居全球首位。
34家银行14家证券公司参与试点
“跨境理财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是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金融合作的重要举措。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共有34家试点银行、14家证券公司参与试点。
“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10月启动“1.0版本”以来,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2024年12月,首批14家试点证券公司正式落地“跨境理财通”业务,投资者购买渠道从银行拓宽到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入局进一步提升了“跨境理财通”产品竞争力和投资服务能力,为“跨境理财通”带来了新的活力。截至2025年5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15.79万人,包括港澳投资者5.25万人,内地投资者10.54万人;“跨境理财通”投资者人数较券商试点前(2024年11月末)增长25.02%,特别是内地投资者增长42.8%。
试点半年来,券商渠道规模占比稳固。据广东证监局介绍,截至2025年5月末,14家证券公司存量跨境理财通投资者近2.6万人,占全部“跨境理财通”投资者的比例超16%;证券公司“跨境理财通”额度使用规模占“跨境理财通”已用额度的16%左右。
广东监管部门保驾护航
广东证监局近年来持续深化与香港证监会在跨境监管执法、干部交流培训等方面协作,支持市场经营主体面向香港、澳门投资者开展投教活动;同时,围绕“跨境理财通”等创新试点开展重点知识普及,助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公众金融素养。
根据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共16.17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超1180亿元。“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启动以来,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
券商渠道投资资金表现出较高使用率。广东证监局指出,截至2025年5月末,通过证券公司参与“跨境理财通”的投资者累计投资余额超29亿元,有效投资率达95%。
这某种程度上表明试点券商提供的跨境理财产品有效匹配了投资者需求,资金高效转化为实际投资,助力大湾区居民更便捷地配置全球优质资产,分享世界经济增长红利。
6月23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出席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年会时表示,“跨境理财通2.0”成功拓展了更多产品种类,券商也能参与基金销售,市场反应良好,结果令人满意。
推动港股持续走强
2025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快速复苏,资金持续流入香港,上半年新股募资规模更是居全球首位。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仅在IPO一项上,51家已上市公司的发行费用就达到53.40亿港元,而在2024年全年这一数据也不过58.23亿港元。
港股昨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68%,报24994.14点,盘中一度突破2500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84%,报5585.5点;指数涨0.6%,报9040.2点。
7月21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68%,报24994.14点,盘中一度突破2500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84%,报5585.5点;指数涨0.6%,报9040.2点。板块方面,水泥、机械、基建、水电股涨幅居前,券商、石油、煤炭、地产、航运、家电、等行业也跟随大市上涨。
恒生指数盘中一度站上25000点,创下年内新高,也创下2022年2月以来新高,今年以来涨幅已达24.8%。分析人士指出,随著香港市场持续火热,下半年预计港股IPO热度将延续甚至提升,这也将再次带动中介机构业务量的提升。
“总的来说,下半年港股依然精彩,大概率会持续地创新高,特别是三季度后期到四季度。”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济与金融学院联席院长张忆东提出,港股牛市进入“漫长夏天”,受益于国家赋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升及增量资金流入,下半年将持续走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