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长者出行的“爱心食肆赏你惠食”活动由大年初一推出至今,参与的五大餐饮集团(美心、大快活、大家乐、太兴、麦当奴)至今成功收回约80%餐券,即25万张优惠餐券已经使用了约20万张,反应相当不俗。我要感谢政务司司长出谋献策想出这个计划,也要感谢五大饮食集团合作,证明官民合一必定有出路。今次活动令我鼓舞的还有业界借此增加认识长者对美食的喜好,想到行政长官计划推动“银发经济”,我打算未来一两个月与业界开会研究,齐来推动“银发经济”之长者饮食篇。
我曾经就“爱心食肆赏你惠食”在这个专栏撰文提到筹备过程中的一些趣闻,其中一项是五大饮食集团在商量推出优惠餐食,想到长者一般不钟情“牛餐”,但就较喜欢食鱼,所以决定优惠餐不会用牛肉作食材,但就有鱼柳包,这些讯息对五大餐饮集团在考量推出优惠餐食时的重要指标。
中外专家:一个50岁以上的消费群
行政长官早在2023年10月宣读《施政报告》时,已经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并拟交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牵头成立“银发经济顾问小组”,就把握“银发经济”的发展潜力作深入研究并向政府提出发展建议;标志着香港“银发经济”的发展正式列入官方议事日程。
环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乃至一些发展中经济体,例如欧洲地区的法国、德国,及亚太地区的日本、澳洲、新加坡与中国内地等,近年先后着力发展“银发经济”。2024年初国务院召开首场常务会议时,亦提出要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强调其在应对人口老化及推动中国经济高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更有研究指,“银发经济”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在早期阶段只是直观而笼统地概括为向老年人提供商品与服务的经济活动。及至2007年,欧盟为“银发经济”的概念引入社会价值的维度,指“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各种商品与服务,帮助他们成为活跃的乐龄人士(Active Aging),借以保持老年人对社会的参与度及提升其精神健康。时至今日,中外研究将“银发经济”定义为“满足50岁以上人群所需要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他们直接购买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由这些支出所衍生的进一步活动”。
持续长达10至20年的市场
至于香港,有统计数据指2022年65岁及以上的长者共有159万人,2036 年将达241万人,占总人口三分之一。虽然社会焦点较集中提到数据显示本地医疗服务的负担将愈来愈沉重,但我看到的却一个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新兴”经济市场,因为相比医疗服务,银发一族还有其他更多元化的需要,包括餐饮服务、零售、旅游 … …
亦因此,我会在未来一两个月内与饮食业界代表开会,研究开发专为银发一族而设的餐饮服务市场,我深信一定大有作为。
(本文作者为香港立法会议员张宇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