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24日电 (记者 黄璇)在香港这片繁华与传统交织的土地上,绿色小箱子——“排档”,以其独特的本地情怀,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这些小贩摊档起源于1847年,随著港英政府发放小贩牌照而开始流行,最初集中在湾仔、上环等地,如今则多见于九龙的旧区,如油麻地、旺角、尖沙咀等地。现时全港仍有约两千多个排档,也象征著城市空间的创意利用,展现了市民应对有限空间的智慧。
【延伸阅读】
跑马地为何叫快活谷?原来与赛马无关
筲箕湾出发,打卡“最佳市区远足径”
在上环文华里这一条不足400米的街道,拥有30个排档,以图章雕刻为主。(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排档常与牌档混淆,但两者有明显区别。“排档”指一列排开的摊档,因其整齐排列而得名;“牌档”则专指售卖熟食的大牌档,因需持有“大牌”牌照经营而得名。1921年,政府将小贩档分为固定与流动两种牌照,分别为“大牌(固定)”和“小牌(流动)”。到1950年代,这些牌照合并,统一由固定摊位小贩牌照管理。
中环砵典乍街沿街有不少排档。图中这间经营服饰配件生意。(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每逢中秋与新年,中环砵典乍街的排档前灯笼高挂的街景,吸引游客驻足留影。
排档提供多种货品,涵盖日常用品、服装、玩具等。外观如绿色铁皮屋,内部多用易燃木板构建。白天营业时,摊主会旋开大绞盘,伸出簷篷以遮雨;晚上则将摊位收合成铁盒状。女人街和庙街是排档与牌档的集中地,前者以零售闻名,后者则以美食和街头艺人吸引游客。
一些排档还提供送货服务,特别方便附近的上班族。例如,客户今天下单,摊主次日便会送货上门。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这种贴心和便捷的服务有助于摊主维持客源。
排档在香港的民生与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相比现代化的连锁商店,排档能灵活应对市民需求,快速调整货品种类和价格。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了本土特色,也使其在现代香港依然屹立不倒。
如今,排档依然活跃于港九各处,如油麻地、旺角、尖沙咀、上环、中环等地。政府为了美化市容,将摊贩集中于这些地区,让市民得以经营小生意。经营钟表珠宝生意的排档主陈先生向香港中通社记者表示,排档有两种尺寸,框架大小固定,摊贩可自行设计内部装修。 “(排档位)舒服的,这里是自己的世界。排档有两个尺寸,我的这个是大一点的,有一些就小一点。这个框架的尺寸就规定是这么大了,高是这么高,里面的装修就(让摊贩)自己搞,任其发挥。”他续称,排档的营业时间灵活,但需保持一定的营业频率。“你想开门的时候就开,想关门就关门,但是都不可以长期不开张。”
香港排档主施先生在自家档位前忙碌。(香港中通社视频截图)
而另一位档主施先生,在中环经营了半个世纪,他指出,现今的排档设计更为便捷整齐,能有效防风防雨,除非遇上极端天气。过去的摊档需每日搭建拆除,如今的设计则更加稳固,是香港都市生活的一大特色。
白天营业时,摊主会伸出簷篷以遮荫挡雨,晚上则将摊位收合成铁盒状。(香港中通社视频截图)
夜幕降临,排档主们陆续收摊,白天热闹的摊位被整齐收纳,犹如盲盒般静静伫立在城市街巷,等待人们去探索与开启。这些绿色小箱子承载著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与城市记忆,是都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
(视频制作:香港中通社记者 董钰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