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姚志胜:“大罢免”溃败收场 “抗中谋独”不得人心
创始人
2025-07-28 10:03:52
0

针对24名中国国民党籍台湾地区民意代表的罢免案日前投票,所有罢免案均未获通过。民进党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发动所谓“大罢免”大溃败,充分展现台湾民意对民进党藉“大罢免”党同伐异、“假民主、真独裁”的强烈不满,更是对民进党“抗中谋独”,撕裂台湾社会路线的强力反制。民进党不断挑起政治恶斗,制造“绿色恐怖”,又毫无底线奉承讨好美国,其“倚美”、“跪美”、“舔美”的丑态,其施政无能,其“真独裁”的虚伪面目,已经引起台湾民意的严重反弹,“大罢免”的大溃败正是民意对民进党路线说不,对赖清德的施政说不,对“抗中谋独”路线说不,更表明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历史大势,势不可挡。

这场所谓“大罢免”,是民进党当局假借“民间团体”策动,图谋通过罢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摆脱在台湾地区民意机构的席位劣势,改变“朝小野大”政治格局,并借此对国民党民意代表进行政治清算。“大罢免”本质上是一场政治操作和政治恶斗,并非是为了台湾民众福祉,而是出于民进党“台独”本性和“一党独大”的野心,不择手段的打压异己,其所为完全违背岛内民意。

违背“要和平、要发展”民意

尽管民进党及其“侧翼”无所不用其极的为“大罢免”造势,但“大罢免”逆民意而动、逆潮流而动,失败是理所当然。值得指出的是,这次“大罢免”中25个罢免案全数被否决,结果出乎不少人意料,对于民进党这次完败,反映三重意义:

一是反映台湾民意对民进党“抗中谋独”路线的强烈不满。赖清德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已经将其“台独工作者”的本质暴露无遗。民进党当局昧于发展现实和历史大势,死抱“台独”立场不放,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持续勾连外力“谋独”,更是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峻的罪魁祸首。

民进党一直将“抗中谋独”视作“万灵丹”,以为在政治上可以无往而不利,在这次“大罢免”中不论是民进党及其“侧翼”,都在大肆渲染“抗中谋独”。为了给“大罢免”造势,民进党更大力“反中牌”,抛出所谓“17项策略”严格控制两岸交流,更举行针对大陆方面的“史上最长军演”。结果“大罢免”最终大溃败,说明民进党“抗中谋独”路线的破产,更表明“台独”路线不得民心,民进党不断激化两岸对立,阻挠两岸经贸交流,罔顾台湾的发展需要和民众福祉,违背“要和平、要发展”的最大民意。“大罢免”的大溃败再次表明走极端路线,走“抗中保台”路线,走“台独”路线,在台湾社会是不得人心。

二是赖清德的施政无能已经引起岛内民意不满,其妄图藉“大罢免”转移施政失败视线更是全面破产。这次“大罢免”的结果某程度也是民众对赖清德的施政检验。赖清德上台一年来,肆意破坏两岸关系,导致陆客依然无法赴台,岛内旅游业界叫苦连天。面对美国祭出高额关税,岛内经济形势告急,民进党当局却毫无底线奉承讨好美国,向美国送上了各种“大礼”,包括斥巨资扩大对美军购、台积电增加对美投资一千亿美元等,但至今美台关税谈判仍没有最终结果。最近台湾南部因受台风袭击而灾情严重,但赖当局救援不力,引发民怨。赖清德施政不得民心,其“抗中谋独”、“倚美谋独”的路线,更冲击岛内的经济民生,在岛内酿成前所未有的对立和撕裂。

台湾民众都忧虑,如果让民进党的“大罢免”得逞,在台湾地区民意机构中取得主导地位,势必透过政治操作对两岸交流合作横加阻挠,令台海局势更加复杂严峻。广大台湾民众并不希望看到一个“为所欲为”的民进党,这次“大罢免”结果正是民意对赖清德的一次否定票,力阻民进党当局将台湾拖进无底深渊。

三是在“大罢免”中民进党完败,国民党完胜,离不开一个大背景:祖国大陆的强大,统一大业势不可挡。这次台湾“大罢免”整体上投票率普遍较高,24席蓝营民意代表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投票不同意票全部大于同意票,且不同幅度都有领先优势,不但反映“大罢免”及民进党不得人心,更说明国民党的表现得到民众认同,因而拒绝民进党的政治操弄。台湾民意大都是理性务实,他们希望两岸和平,期待安居乐业,任何破坏两岸和平、挑动两岸对立的极端路线,都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民众反对罢免案,既是对国民党的认可,更表达对两岸和平发展的强大呼声。

祖国强大台湾福祉最有保障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亘古不变的历史定律。“大罢免”的结果反映了岛内民心走向,期盼与祖国内地融合发展、厌倦政治操弄、期待民生改善、思稳思安思进。更重要的是,台湾民众都认识到,祖国的强大,是台湾福祉的最有力保障,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两岸才会有真正和平,两岸同胞才可在融合发展中互惠互利。祖国具备完成统一大业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无论台湾岛内形势如何变化、外部势力如何干扰阻挠,也不能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不能改变祖国终将统一、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姚志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