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27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27日刊登报道,介绍食物环境衞生署5月至9月期间,为加强打击冷气机滴水问题所采取的行动策略。包括利用红外线夜视镜摄录装置协助追查滴水源头、主动加强巡查30个黑点、有效调配人手、与不同界别协作等。截至7月中,当局针对冷气机滴水黑点,共发出约700张妨扰事故通知,成效显著。
图源:新闻处
食物环境衞生署团队一直设法打击任由冷气机滴水的违法行为,然而,在晚间进行调查时,往往因光线不足及大厦外墙冷气机位被晾衣架遮挡等,以致困难重重。
为克服此难题,署方最近引入新科技,利用红外线夜视镜摄录装置协助团队在晚间追查滴水源头。食环署衞生督察谭绮云解释,该装置可在阴暗环境中清晰捕捉高层滴水源头,精准定位,大幅提高夜间侦查效率,令执法更科学、更快捷。
现时食环署全港19个分区均已配备该装置,可用于观察最高位处20层楼的滴水源头,最近引入的第二代装置,观察距离更提升至40层高。
据食环署的数字,冷气机滴水的投诉个案近年呈上升趋势,由2023年约3.1万宗,增至去年约3.4万宗,深水埗、油尖旺等旧区属重灾区。
其中,油尖旺区人口密集,当区区议员欧楚筠指,区内楼宇及设施老化问题严重,很多大厦缺乏统一的冷气排水系统,所以冷气机废水只能直接外排。加上区内的㓥房和宾馆相对密集,单位较多非法改装或改建,不少冷气机滴水的源头非常隐蔽。
面对这个老大难问题,食环署决心加强打撃力度,5月至9月期间会在全港展开执法行动,锁定部分大厦,主动加强巡查。
食环署助理署长(行动)温智舜表示,部门已选定全港各区30个冷气机滴水黑点,它们的特征是影响到在街道上排队候车的市民,食环署人员会针对黑点,每星期最少一次,在早、午、晚不同时段以“洗楼”形式采取执法行动。针对深水埗区、旺角区、油尖区等黑点较多的地区,署方更会额外派出人手支援。
截至7月中,当局针对冷气机滴水黑点,共发出约700张与冷气机滴水相关的妨扰事故通知,市民须在通知书指定期限内处理。
温智舜强调,整个夏季均会维持严厉的执法力度,期望冷气机滴水黑点会有大幅度改善。
除了执法,当局也重视宣传、教育,冀以多管齐下的方法处理冷气机滴水问题。食环署积极与各区民政事务处和区议员等合作,透过地区网络,推动市民正视问题。
油尖旺区议员钟泽晖表示,区议会非常乐意担任桥梁角色,协调居民、地区组织与食环署紧密合作,让市民了解冷气机滴水问题的严重性。
私人屋苑方面,食环署一直推行物业管理公司协助处理冷气机滴水事故计划,邀请物管公司在夏季时协助处理屋苑内的冷气机滴水投诉。如物管公司处理投诉不果,食环署才会介入。
过去五年,每年平均有超过80间物管公司及200多个私人屋苑参与计划,其间,通过计划成功处理超过4,000宗投诉个案。
物业管理业监管局主席黄江天鼓励业界积极参与计划,认为由物管公司负责跟进投诉,优势明显。
他说:“物管人员对屋苑的设施结构了如指掌,可快速找出问题源头。另外,他们熟悉住户,可更有效沟通,减少争拗对立。”
他补充,物管人员可主动巡查屋苑、张贴告示等,向住户宣传冷气机保养,并与执法部门互相配合协作,情理兼备解决冷气机滴水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