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22日电(记者 张明臻)22日下午4时,第35届香港书展迎来最后一小时,不少商家加大打折力度,甚至拿起喇叭叫卖;买家热情丝毫未减,几乎没有要离场的意思。
今届香港书展连同连同香港运动消闲博览及零食世界,自16日起一连七日在湾仔会展举行,汇聚超过770家展商,虽然受台风影响周日需停开一天,仍吸引89万人次入场。大会委托研究机构抽样访问入场人士,平均消费金额为918港元,较去年微升。
最后一天下午4时,市民旅客抓紧最后时机“扫货”,各参展商也推出“终极优惠”,记者见到入场人数终于不似前几日大排长龙,但也未见稀疏。
有商家贴出“风后大优惠”“便宜到你不信”等标语;也有商家设置10至50港元特价书专区;套装书打折力度更大,几乎在现有价格再打6折或5本书100港元。
“今年是疫后这三年来读者热情最高的一年,也是卖得最好的一次。”北京大学出版社摊位负责人张先生对记者表示,有些读者都是10多本这样买,有的不止来一次,连续两三天来,一般客单价在五六百港元。
张先生分析,港人艺术修养高,艺术类书籍很受欢迎。他认为,香港读者对知识有渴望,但知识更新很快,所以想把最新的出版著作带来;此外,国学传统文化类也是这次重点,希望让香港读者更了解,增加民族自信。
香巴文化传媒摊位负责人刘女士预计,受惠人流畅旺今年销情比往年好。她特别提到,今年明显感觉到大家对中国文化书籍如道德经、黄帝内经兴趣提升。
展商创造馆承接九龙城寨热潮推出《九龙城寨信一传特典版》,迎来不少日本读者,编辑盛杰说,每日约有三、四十名日本读者来访。
首次参展的不正常研究所展位负责人戴小姐表示,首三日销量多过预算三成;除本地书迷外,许多人专程由澳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来港。
来自台湾的大块文化出版社负责人林先生对中通社记者表示,香港读者群比较年轻,很明显看出三十岁左右为主力,相比较而言,台北书展参与者的年龄层偏大。香港读者喜好广泛,而最受欢迎的台湾图书还是绘本作家几米的书。
下午4时30分,书迷们焦急推著行李箱穿梭于摊位之间。市民黄女士表示,这次书展共来了3次,每次都感觉逛不够,总共花费约3000港元,购买英语学习、文学类书籍。“每年关展的这天都感觉有点不舍得,不过再不关钱包都空了。”
今年书展以“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为主题,七日时光匆匆。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张淑芬表示,香港书展一直深受市民及旅客欢迎,风暴前后人流畅旺。贸发局将继续举办多元展览,为展商缔造商机。
下午五时,随著最后一批书迷在指挥下陆续离场,卖家互道“收工收工”,第35届香港书展圆满收官,期待明年再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