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帕”远离香港 天文台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
创始人
2025-07-21 09:04:04
0

香港新闻网7月21日电 香港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已经取消。天文台是在今天(7月21日)上午3时20分,改发一号戒备信号,再在上午5时1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天文台预料,强烈热带风暴韦帕的外围雨带,今日继续会为香港带来骤雨及狂风雷暴,雨势有时颇大,海面仍有涌浪,提醒市民请保持警惕,远离岸边,并停止水上活动。

(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航班陆续恢复,大批旅客早上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有航空公司柜台大排长龙,但运作大致畅顺。机管局表示,昨晚至今早有超过230班航班升降,涉及3.万名旅客。港铁机场快线凌晨加开班次,接载抵港旅客到市区。

“韦帕”是继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2023年“苏拉”后,近年香港再挂十号风球。昨天,香港天文台发布天气随笔指,虽然“韦帕”的强度不及超强台风“苏拉”,但在两者袭港期间,香港整体风力相约。

19日凌晨,随著“韦帕”横过吕宋海峡移入南海,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并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天文台发出一号戒备信号,随后于下午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在较高的海面温度及其他合适的大气条件下,“韦帕”于南海东北部逐步增强为台风。

20日凌晨时分,随著“韦帕”移往珠江口一带,天文台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随后香港风力逐步上升。

受“韦帕”相关雨带影响,香港20日有频密狂风大骤雨,天文台下午曾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由午夜至下午4时,多处地区录得超过70毫米雨量,当中黄大仙及新界部分地区更录得超过140毫米。

受风暴潮影响,大埔滘的水位当日早上曾升至海图基准面以上3米左右,亦有部分沿岸低洼地区出现轻微水浸。

据传媒报道,“韦帕”袭港期间多区出现塌树及棚架倒塌,有交通灯及灯柱被强风吹倒,亦有观光客轮于海中漂浮,最终撞上码头。

香港经得起风雨考验

“韦帕”袭港带来频密的狂风骤雨,虽接获多宗塌树、水浸等报告,但没有造成山泥倾泻等重大事故,比上一次十号台风“苏拉”袭港灾情轻得多。今次在政府超前部署、全城做足防备之下有效迎战“韦帕”,彰显香港经得起风雨考验。

位处低洼地区的鲤鱼门,以往经常是水浸黑点,渠务署提早在前日(19日)派员设挡水板,向居民及商户提供沙包,昨日只有小路部分路段出现轻微水浸,水深只到脚眼位置,商户力保不失;另一水浸黑点杏花邨,对出海面持续起白头浪,整个屋苑严阵以待,最终平安度过。

天文台周日(20日)凌晨12时20分发出八号风球,初时各区市民反映风势未算强大,但随著“韦帕”接近香港,清晨风势越来越大,夹杂狂风暴雨,天文台至昨早7时20分改发九号烈风信号,两小时后的9时20分,更加改发出今年首个十号飓风信号,生效持续7小时。

逾百应变队紧急出动

截至昨晚8时,风暴期间,政府共接获711宗塌树报告,33人受伤到急症室治理,屋宇署共接获21宗与建筑物有关的事故,主要是窗户松脱。渠务署总结汇报,派出逾110队紧急应变队,应对水浸及渠道淤塞,确认7宗水浸报告,分别位于黄大仙龙翔道近龙翔中心及牛池湾村、大埔林锦公路、西贡清水湾道等,所有个案均已完成处理,暂未有造成山泥倾泻事故。

早在“韦帕”袭港前的上周五(18日),特区政府已作出超前部署,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主持的跨部门督导委员会,与相关部门作出全面和充分的准备及应变部署,做好应对水浸、山泥倾泻、塌树及构筑物安全等准备工作,例如渠务署提早派员巡查,清理全港约240个容易淤塞地点,减低水浸风险等。

杏花邨鲤鱼门 防浸奏效

东区区议员(柴湾)何毅淦认为,政府早前做了不少工作,提升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除了恒常清理渠道避免淤塞,“韦帕”吹袭前,管理处及早安装挡水板,并通知车主把停泊在地下停车场的车辆驶至平台位置避免损坏,民政处及关爱队也与区议员紧密合作,除协助在各排水口安装止回阀,避免海水倒灌出现水浸,杏花邨昨日大致没出现水浸。

鲤鱼门三家村是每逢台风或暴雨时首当其冲的地区之一,渠务署早前设置水泵、水闸、临时行人通道平台及“排水机械人”,以抵挡水浸,最终除了部分街道有积水浸至脚眼位置,未见海水倒灌及严重水浸。鲤鱼门街坊罗女士表示,以往只要十号风球,区内“水浸得不得了,浸到膝盖”,今次十号风球期间没有出现严重水浸,赞扬“政府做得好,超哥(行政长官李家超)一流!”

山泥倾泻防治见成效

香港地形多山,每逢雨季,山泥倾泻和树木倒塌对市民安全和城市运行构成威胁。十号台风“韦帕”袭港期间,并未造成山泥倾泻事故,全港收到711宗塌树报告,数目亦远低于2023年十号风球“苏拉”袭港时造成的逾3000宗塌树,特区政府在防治山泥倾泻及树木倒塌成效可见一斑。

香港去年共有181宗山泥倾泻事故报告,较2023年的601宗 幅下降。这得益于政府持续推行“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每年土力工程处平均批出约10份顾问合约和10份防治山泥倾泻工程合约。过去十多年,政府已动用了约295亿元;巩固了约6780个政府人造斜坡,完成约6562个私人人造斜坡的研究,并就480幅天然山坡施行缓减措施。此外,土力工程处计划引入自动化无人机定时监测斜坡,提升了监测效率与准确性。政府正在将全港所有天然山坡编制到《斜坡记录册》,协助处方识别需要优先处理的斜坡,预计有关工作一年内可完成。

在防治树木倒塌上,政府近年十分重视。特区政府建有专门的《古树名木册》管理树木,并于2010年3月在发展局工务科辖下成立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加强管理。此外,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通过《树木管理手册》及定期风险评估,推动私人业主加强树木巡查,2024年雨季前完成超4万次树木风险检查,有效降低了树木倒塌风险。(综合香港中通社、香港大公报、香港电台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