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18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8月1日美国关税起征日将至,美欧关税博弈进入倒计时。据外媒报道,欧盟准备在重点产品汽车上再退一步。尽管早已推出反制措施及清单,欧盟却迟迟犹疑未按下反制按钮,为何一退再退?
欧盟总部 图源:新华社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17日报道,针对汽车关税减免,欧盟打算向美国提出“关税对关税”方案。若特朗普政府将对欧盟汽车的关税降至20%以下,欧盟将取消对美国汽车出口的10%关税。
自特朗普政府发起关税战以来,美国对欧盟关税层层加码。美国3月宣布对欧洲汽车在内的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6月又宣布将进口自欧盟的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7月更威胁若无法达成协议,将自8月1日起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30%关税。
与此同时,美欧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双方核心诉求分歧较大。欧盟有意在农产品、武器和液化天然气等方面作出让步,换取工业产品互免关税。美国核心诉求则是全面缩小美欧货物贸易逆差,削弱欧盟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监管,降低食品安全标准等。
欧盟曾公开表示不会接受两位数的基准税率,但面对加码至30%的税率,又被曝倾向于接受10%税率。欧盟不断宣布反制计划,起草对美服务业报复清单,但始终未下定决心,一直摇摆迟疑。
中国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18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欧盟之所以一退再退,是因美国是欧盟第一大出口市场,美欧经济经贸往来极为密切。欧盟在政治、外交、军事领域都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特别是防务领域,依赖美国保护,使其自主权受限。此外,近期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通过与小国达成协议,不断释放压力,欧盟或是想舒缓压力,使双方更好地回到谈判桌。
刘春生指出,欧盟内部各国需要协调,各国受影响不一,意见不统一。若谈判完全失控,欧盟可能会落实反制清单,但以目前来看,可能性很小。
“汽车、农产品、飞机制造等均是美欧重点争夺领域。”刘春生续指,欧盟可能会对美国互联网科技巨头妥协,也可能在农产品方面让步,底线是保护欧洲产业,或仍无法接受20%及以上关税。美国则可能相应降低关税税率,但底线是仍要增加一定幅度关税,以增加其财政收入,扭转贸易逆差局面。双方或各自开放部分市场,欧盟开放更多。欧盟当前对汽车的让步方案,特朗普可能会同意,但要结合其他领域开出的条件。双方目前焦点仍是达成总体方案。
欧盟如何改变当前被动局面?刘春生认为,欧盟或应考虑寻找其他合作伙伴,立即采取对等反制,才能使美国认识到贸易须公平交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