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14日电 香港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招收非本地学生限额已增至40%,当中香港大学表示,接获逾2.5万宗非本地生申请,创历史新高,其中超过2.1万宗申请来自内地,其余为海外生申请,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美国近月针对国际生滥施系列限制措施,香港多间大学推措施“抢人才”,港大透露,接获逾400宗相关查询,正处理超过200宗本科生及研究生转校申请,目前已发出约20份录取通知。
香港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招收非本地学生限额已由20%提升至40%,香港大学收生及国际生交流事务总监严志坚表示,截至7月初,收到超过2.5万宗非本地生申请,创历史新高。当中逾2.1万宗申请来自内地,其余4000多宗来自11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印度、韩国、印尼和加拿大等,内地和海外申请按年多逾两成及四成,最终会取录1400至1500人,即按年多200至300人。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我们加强了对外接触,即派同事去不同国家做宣传、宣讲。”严志坚相信港大非本地生申请人数创新高的原因还包括港大在QS世界大学排名名次跃升。
港大在6月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登上全球第11位,创历年新高。严志坚形容,非本地生“见到我们和欧美学府并排”,所以开始考虑港大。
去年港大内地生和海外生的比例约为6比4。长远而言,校方期望内地生与海外生能达至50比50,但仍需兼顾“择优录取”原则。
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行动不断升级,影响海外学生赴美留学及留美意愿。严志坚透露,受美国政策因素影响,港大接获逾400宗相关查询,正处理超过200宗本科生及研究生转校申请。他们中部分已获美国的大学录取通知,包括麻省理工等,经严格筛选后,港大已发出约20份录取通知。
严志坚指校方录取标准严格,不会因为学生背景而降低要求,主要考虑其学术能力与学科匹配度。同时强调收非本地生不会影响本地生入学,形容是“分开两条队”。
此外,他透露,也有更多美国学者及博士毕业生考虑加入港大,招聘趋势良好。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表示,香港是美国科技学者及人才的首选目的地,欢迎他们前来。
特区政府早前推出先导计划,容许酒店及商厦毋须经任何规划程序改装成学生宿舍,严志坚提到港大近月有新落成宿舍,但预计无法应付未来入住需求。因此,校方正积极在校园附近物色入住率低的酒店,拟改装成宿舍,他有信心新学年宿位会充足。亦盼特区政府加快建设北都大学城,令香港的大学有更多发展空间。
为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施政报告2024》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已在北部都会区预留至少80公顷用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本地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以灵活创新的模式,开拓更多品牌课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项目,吸引更多海外学术及研究人才来港。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早前也指出,要把握机遇扩容,让北都大学城优先上马,并完善宿舍配套。
至于其他香港高校因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接获的转校查询方面,香港理工大学表示,已接获近150宗查询,并向多个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直接取录,包括一名哈佛研究生。香港中文大学重申收到美国高校国际生的转学查询,正积极考虑。香港城市大学也说,接获多名正于美国或已获录取赴美读博士的学生查询入学,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正积极跟进,协助他们下学年到城大读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7月初则宣布,已收至少5个持哈佛录取通知或正于哈佛就读的学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