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9日电 现代人手机不离身,“低头族”已成道路安全新隐患。为此,澳门正修例,禁止行人过马路时看手机,违者罚款澳门元300元。不少澳门民众对该规定表示支持,认为通过立法罚款能有效约束有关行为;也有外地学生提出,看地图等情况应获豁免。
相关统计显示,近年澳门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因行人注意力分散导致的比例显著提升,“低头过马路”已成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新型风险源。澳门立法会正审议修订《道路交通法》其中一条,明确规定行人过马路时禁止使用电话或其他电信工具等,除非是免提通话,否则罚款澳门元300元。
澳门立法会第一常设委员会主席李静仪表示,现行法律有规定行人过马路时需注意来车距离及车速,并在安全情况下尽快过马路。此次修改法案增加条文,明确禁止行人过马路时操作或观看手提电话。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有关举动旨在加强行人过马路时的注意力,从而减少因分心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保障行人安全。
澳门交通咨询委员会副主席林智超指出,立法杜绝马路安全隐患刻不容缓。
“如果在过马路时一直看手机,会形成注意力盲点,已经不是专注在路面上,焦点集中在手机上。”林智超指出,若注意不到路边情况,遭遇突发事情时,反应及判断力会大为降低。
不少澳门民众亦对该规定表示支持,提到在街头经常能看到行人过马路时因专注手机而忽视交通状况,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认为通过立法罚款能有效约束此类行为,保障行人自身及道路交通安全。有在澳门读书的外地学生提出,部分情况,如看地图等应获豁免。
“我平常有(过马路用手机看地图)习惯,因为我对澳门有些地方确实不太熟悉。”该外地学生认为,看地图是正常行为,政府也有义务对游客做出提醒。
也有民众担忧有关规定实施难度较大,比如如何确保有足够警力有效监管行人过马路。
对此,部分议员提出可以透过道路监控视频,即“天眼”识别违法行为。
澳门大三巴。新华社资料图
有分析指出,从澳门的经济水平来看,澳门元300元虽不至构成沉重经济负担,但足以起到警示作用。法律的威慑力不仅在于处罚轻重,更在于执行的严肃性。新加坡的经验表明,即便罚款金额不高,只要执法严格、曝光充分,仍能有效改变行为习惯。因此,澳门立法的关键不在于罚款数额,而在于后续执法能否常态化、规范化,让法律从文本走向现实。
翻查资料,针对过马路玩手机的行为,内地多个省市已作出规管,包括河南于2022年明确“低头玩手机”过马路,违者最高可罚人民币200元;2023年8月1日起,《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施行。其中明确:行人应当在斑马线内尽快通过,不得坐卧、停留、嬉闹、流览电子设备或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活动;妨碍车辆合法通行,将处以警告或人民币50元罚款。
此外,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市于2017年成为全球首个禁止过马路看手机的城市,初犯可被罚15至35美元;新加坡早在2019年就立法禁止行人过马路时看手机,违规者最高可处1000新元罚款;英国也在部分城市试点对“低头族”行人进行罚款。
至于香港,尚未立法规管过马路看手机,但有推出措施提醒“低头族”,比如于各区共约100个行人过路处黑点,或过往较多出现车辆与行人碰撞意外的交通灯控制路口,安装投射红光的辅助装置,提醒行人不可在红灯时横过马路。香港运输处在试验阶段形容成效正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