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3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李明珠)在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进入倒数之际,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与此同时,美国正加紧与其他贸易伙伴谈判。外媒称,美国试图借助与其他贸易伙伴达成的协议,将中国企业从全球供应链中孤立出来,而美越协议就是首例。
美国暂缓对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的期限将于本月9日届满,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社交媒体宣布美越达成协议。根据条款,美国对越南出口到美国的货品征收20%关税,对经越南转运的货物征收40%关税。越南则承诺对美国货品全面开放市场,美国产品将以零关税进入越南市场。
此协议被批评对越南颇为负面,再次体现美国以关税作为筹码,逼迫其他贸易伙伴接受美方的游戏规则。
资料图片 图源:新华社
中国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3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该协议具有不平等的色彩,尽管美国对越南的关税由46%降至20%,但20%的关税仍会增加越南企业的成本,削弱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纺织和家具等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而且美国对经越南转运的货物征收40%关税,可能会重创越南的转口贸易并降低外界对越南的投资意欲,预计美国后续还会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加强原产地规则等。总体来看,新关税政策将对越南经济产生明显影响,美越达成协议,明显是越南在美国压力下的妥协之举。
美国对经越南转运的货物征收40%关税这一项条款也被认为剑指中国。尽管有分析认为,转运规定如何执行将是一大问题,其效力仍待观察。但外媒也指出,打击货物转运尤其是源自中国的货物,是美国对越南谈判的优先事项。
目前,欧盟和日本在内的其他经济体也在争取在加税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外媒预测,新协议中将包括针对中国的限制内容,或确保对方承诺跟随美国在贸易领域一同对抗中国。
刘春生指出,通过与其他贸易伙伴谈判围堵或孤立中国是美国的重要目标,但短期内很难做到。因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即使美国试图通过与部分国家签订贸易协议改变供应链布局,但其他国家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替代中国的产业优势。而且中国也在积极拓展贸易合作,加强国内产业升级,提升供应链韧性,美国很难将中国企业从全球供应链中孤立出来。
不过,刘春生也提醒,中美关税问题充满不确定性。美国可能在谈判中提及非关税壁垒、企业补贴等一系列双方存在分歧的问题,中美就关税问题会否再起摩擦,取决于后续谈判能否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