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2日电 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针对哈佛大学的行动不断升级,影响海外学生赴美留学及留美意愿,香港多间高校则向哈佛的国际生招手。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截至6月26日,八间资助大学共收到约850宗与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相关的转校查询,并向36人发出录取通知书。
当中以香港大学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占最多,有16份;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学,发出15份;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分别发出3份和2份。 据岭大透露,该校2名来自美国的转校生均属人文类领域,分别涉及环球可持续发展及哲学学科。
港大校长张翔早前透露,在美国局势不确定性下,港大收到约300名美国学生查询,以及过百份转校申请,包括哈佛大学学生。
蔡若莲强调,特区政府一直密切关注国际人才及教育形势变化,才能在“哈佛事件”发生后,八大迅速响应呼吁公布便利措施,为受影响学生提供过渡课程及协助,以免学业中断。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香港作为亚洲唯一坐拥5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其英文授课环境与国际接轨,并具备相对开放的学术环境,部分科目更世界闻名,包括科大环球商业就被视为神科。蔡若莲强调,香港的大学拥有雄厚实力,有条件吸引国际一流学者和学生,她期望院校发挥好优势,联手建设“留学香港”品牌。
香港多间大学近日均指出,新学年申请入学的非本地学生人数创历年新高,当中理工大学相关申请更按年增7成。
蔡若莲亦提到,今年香港高校非本地生报名较以往踊跃,当中来自内地、台湾及澳门的学生本身人数较多,因此申请人数升幅相对不显著,但来自海外其他地方的非本地生,申请数字倍升,她相信未来非本地生来港升学竞争将会相当激烈。又指现时八大非本地生限额为核准学生的40%,并非封顶,但暂时未有放宽时间表。
香港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招收非本地学生限额已由20%提升至40%,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表示,如有必要,将考虑进一步提高学额上限。“我想把这个信息传达给任何在美国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学生,让他们知道香港的大门是敞开的,欢迎来港学习。”
至于学生宿舍方面,蔡若莲表示,特区政府近年通过宿舍发展基金,已为八大新增8000个宿位,加上未来两三年完工的项目,宿位将达到1.3万个;教育局亦已联同发展局为以自资或私营方式将酒店及商厦改装为学生宿舍“拆墙松绑”,计划在7月正式推出,初步反应积极,部分宿位最快可于2026至2027学年投入使用。
香港近年积极抢人才,人才计划下以受养人签证来港的未成年人士,可以以“本地生”身份入读八大的资助学位课程,但有意见担忧会抢占香港学生学额。
对此,蔡若莲回应称,正检视有关定义,争取在新一期联招选科前公布。强调会设立过渡期,让家长及学生有合理时间作适当安排,例如有人才在子女高中阶段来港,若立刻实施有关政策,将影响他们计划。
蔡若莲还重申,4月已向学校提供更新的《国家安全:学校自评检视表》,提醒学校邀请校外人士或安排学生参加校外活动时,要做好把关工作,包括了解主办方的目的属教学或宣传推广。
蔡若莲指出,若学校不知活动目的为何,纯粹因为好奇等原因而让学生参加,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她提到教育局持续透过不同渠道与学校沟通,若学校出现错误判断,局方有责任提醒校方及时纠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