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9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关秀英)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特朗普政府团队之间再现争拗。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与特斯拉(Tesla)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当日的公开冲突尤为引人注目。纳瓦罗批评马斯克的Tesla过度依赖外国零件,称其为“汽车组装商”而非“制造商”,马斯克则回击纳瓦罗是“白痴”,且比“一袋砖头”还要笨。
美国华盛顿街头 新华社资料图片
纳瓦罗与马斯克的冲突源于特朗普政府于9日生效的对中国商品征收104%关税政策。纳瓦罗作为该政策的首席设计者之一,长期主张通过高关税保护美国制造业。他在7日接受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指责“卖车的马斯克反对关税是出于私利”,他称Tesla依赖从中国、日本、台湾等地进口的廉价零件。他强调,特朗普的目标是将供应链迁回美国,而马斯克的立场与此背道而驰。
马斯克也不甘示弱,他8日在其社交平台X上反击,称纳瓦罗言论“明显虚假”。他引用2023年Cars.com数据,强调Tesla拥有美国最高比例的本土零部件,是“最垂直整合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他还嘲讽纳瓦罗的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弊大于利”,暗示其理论脱离实际。分析指,这场争执不仅是个人恩怨,更反映了特朗普团队对关税政策的分歧:纳瓦罗支持保护主义,马斯克则倾向自由贸易。
自关税宣布以来,Tesla股价下跌近20%,马斯克个人财富损失约30亿美元。分析人士指出,马斯克的公开反击可能意在向特朗普施压,寻求政策调整。然而,白宫发言人莱维特8日称“这是两个观点不同的人在公开争论”,并未透露特朗普的明确立场。
特朗普团队内其他矛盾
分析认为,纳瓦罗与马斯克的争执只是特朗普政府内讧的冰山一角。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其团队内部的派系斗争和政策分歧屡见不鲜。例如财政部长贝森特7日接受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透露,已有50多个国家与美国联系,希望通过谈判降低关税。这与纳瓦罗“关税不可谈判”的强硬立场形成对比,也间接支持了马斯克的自由贸易倾向。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自由市场演讲,似在暗中呼应贝森特。
同样,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6日接受CBS(电视网)采访时表示,10%基线关税将“短暂维持”,并暗示高关税只是谈判策略。这与纳瓦罗在《金融时报》撰文强调的“关税不是谈判工具”立场相左。卢特尼克倾向通过关税迫使贸易伙伴让步,而非长期维持高壁垒,这使其与纳瓦罗的路线分歧明显。两人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因贸易政策多次争执,此次关税争议或重燃旧怨。
分析认为,特朗普团队内的矛盾并非单纯的个人冲突,而是政策理念与个人利益交织的结果。首先,关税政策的目标存在分歧:纳瓦罗等保护主义者希望重振美国制造业,马斯克与贝森特则担忧高关税引发衰退和供应链断裂。其次,利益冲突加剧对立。马斯克作为Tesla与SpaceX的掌舵人,其商业利益直接受关税影响,而纳瓦罗作为特朗普的忠实拥护者,优先考虑政治议程而非企业需求。此外,特朗普的领导风格——鼓励竞争而非协调,也为内讧提供了温床。
这场内讧对特朗普政府的影响不容小觑。首先,道琼斯指数自关税宣布以来下跌超过5%,创下2020年疫情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投资者对特朗普团队内部分裂的担忧进一步打压信心。其次,国会内部已有声音,如参议员蒂利斯公开批评关税,扬言限制特朗普的贸易权力,若内部无法统一立场,政策推行将面临更大阻力。
最后,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04%关税的生效,不仅震荡全球市场,也点燃了特朗普政府内部的火药桶。纳瓦罗与马斯克的公开交锋,连同贝森特、卢特尼克等人的分歧,显示出团队在贸易与经济政策上的深刻裂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