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9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围绕伊朗核问题,美国和伊朗12日将在阿曼举行间接高层谈判。受访学者认为,伊朗希望美欧解除制裁,美国希望伊朗不发展核武器、稳住中东,双方均有谈判动力,是次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大于以往。
伊朗阅兵仪式 图源:新华社
伊朗外交部8日证实这一消息。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在美媒发文指,伊朗愿意与美国就其核计划展开对话,目的是达成协议。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球在美国手中。只要美国展现足够善意,伊朗就能与之达成新的核协议。
不过,阿拉格齐也指出,伊朗对美国政府意图的诚意存在严重怀疑,美国总统特朗普必须首先同意不存在“军事选项”,伊朗永远不会接受胁迫。
特朗普称,希望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对参与其他解决方式不感兴趣。他亦警告,若谈判不成功,将是伊朗“非常糟糕的一天”。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9日向香港中通社分析,美伊双方均期望谈判成功。伊朗经济受打击,最大诉求是美欧逐渐取消制裁,疏通石油买卖。美国诉求是伊朗不发展核武器、降低浓缩铀提炼纯度。美国忙于关税贸易战,分不出精力给中东,希望先压住伊朗。尽管特朗普或会试图加入额外条款,如停止生产弹道导弹等,伊朗必然不会答应,但本次美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大于以往。
美伊就核问题谈判前夕,特朗普7日在白宫会见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内塔尼亚胡会后称“伊朗不会拥有核武器”,若谈判拖延,“军事选择”将不可避免。伊朗方面则与中国、俄罗斯8日在莫斯科举行专家级磋商。
李伟建指出,长期以来,中俄两国对解决伊朗核问题持积极态度,曾对上一份伊核协议达成起到重要作用。伊朗先与两个大国沟通,达成伊方不拥有核武器、但拥有核能发电等和平使用核资源权力的共识,再与美国谈判会更有底气。
李伟建续指,美以会谈,以色列目的是向美国施压,要求特朗普对伊朗采取强硬态度,但以方当前也不会提出炸毁核设施等不切实际的要求。美方则一方面要保护以色列安全,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以色列采取极端行动,避免被其拖入中东乱局。美以之间应已达成共识,伊朗至少要保证不发展核武器,以色列则承诺不再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