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6日电 (记者 黎金良)随著4月牡丹花开时节的到来,“千年古都”河南洛阳再次迎来旅游热潮。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景区内,身著汉服的游人漫步赏花;在洛邑古城,夜幕降临后,灯火辉煌的唐代街市再现,汉服爱好者络绎不绝,场面热闹非凡。这股“汉服潮”不仅成为洛阳旅游的新名片,更催生了“妆娘”“跟拍师”等新职业,为古都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
汉服热潮席卷古都
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近年来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文旅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在老城区的洛邑古城,每晚化身“盛唐夜市”,汉服游人穿梭其中,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从龙门古街到博物馆,再到街头巷尾,汉服身影无处不在。据老城区官方统计,2024年该区汉服店已激增至1100余家,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4000万人次,其中汉服体验者达520万人次,带动消费高达8.79亿元人民币。
两名汉服游人在洛阳洛邑古城赏玩。董非摄
这股热潮还呈现出新趋势:汉服消费人群从年轻女性扩展至全龄段游客,男性及银发族参与比例显著上升。外地游客占据汉服体验人次的80%,而本地居民的重复消费也逐渐增加,显示出汉服文化的广泛吸引力。
新职业应运而生
“汉服潮”的火爆不仅推动了旅游业,还催生了新经济形态与就业模式。在洛邑古城,专为游客提供汉服换装与化妆服务的“妆娘”,以及负责全程跟拍的“跟拍师”,成为街头忙碌的新面孔。据了解,汉服体验店月均营收超过15万元,全年带动3万余人就业,这些新职业正成为洛阳文旅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洛邑古城,一名跟拍师与汉服体验的游客交流。董非摄
以2025年元旦三天假期为例,洛邑古城周边900余家汉服店平均营业额达2.6万元,总计带动汉服租赁消费约2340万元。同时,780余名跟拍师三天内收入210万元,人均收入约2692元。这些数据显示,“妆娘”与“跟拍师”不仅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还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文旅融合的新机遇
洛阳老城区抓住汉服热潮,推动景区、民宿、餐饮、交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据专家分析,汉服文化的兴起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密切相关,而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通过“汉服+旅游”的模式,成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引导,例如推出汉服巡游、国风演艺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
有旅游业内人士表示,洛阳的“汉服潮”不仅是旅游产品的创新,更反映了文化自信的回归。从单纯的赏花游到如今的汉服体验游,洛阳正以全新姿态吸引著国内外游客。随著2025年旅游旺季的临近,这股热潮有望继续升温,为古都经济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
从牡丹花开到汉服飘扬,洛阳正以独特的文旅魅力书写新篇章。“妆娘”与“跟拍师”的出现,不仅是旅游市场的新风景,也是古都适应时代变化的缩影。在这座千年古城,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经济共舞,洛阳的“汉服潮”已然成为中国文旅融合的一张闪亮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