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8日电 香港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强调育才招才,包括优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和“一般就业政策”,容许具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年轻非学位专才来港,投身人力短缺的技术工种。特区政府预料会在今年上半年推行,初步会预设名额,只会涵盖很少数行业。
特区政府估算香港在3年后会欠缺18万人力,逾三分之一属技术劳工。因此,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在“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增加渠道让年轻且具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非学位专才申请来港。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劳工及福利局在立法会相关委员会上表示,正就技术专才名单咨询业界及主要工会,预料上半年内推行。强调初步会设名额,预计只会涵盖很少数行业。
经民联工程界议员卢伟国询问会否太慢?提到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有很多高端人才,一般的劳动力来自四面八方,所以很多服务业服务水平好。“龙头企业考虑是否来港,都视乎整体人力配套是否足够,有将无兵怎么办?”
对此,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表示,非学位技术工人在人力评估中缺少6万人,暂时会开1万个名额观察反应。强调需小心拿捏以确保整个市场平衡。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早前表示,3年内提供1万个配额,都只能补充短缺部分的六分之一。强调若日后有香港青年希望加入技工行业,会考虑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民建联九龙东议员颜汶羽表示,“小巴司机来港后要再考驾驶执照,可能都要等半年至9个月”,认为未来的熟练技工输入计划等可帮他们用香港课程及标准先培训。
何启明回应称,“有些技术较难互认,如小巴牌没办法,尤其香港及内地驾车习惯很不同,我们会考虑此因素如何再调整,希望令他们来到就上班。”
有议员亦关注,优才计划获批人数下跌。政府解释计划推行多年,发现很多申请人只达基本门槛,呼吁合资格的可考虑转为申请“高才通”。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5至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指政府短期内会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主动邀请顶尖及领军人才来港发展,亦会优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和“一般就业政策”,容许具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年轻非学位专才来港,投身人力短缺的技术工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