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3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等关税”靴子落地,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多国酝酿反击。受访专家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或催生“去美国化”的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受高关税冲击的“全球南方”国家亦可加入共进退。
货运码头 图源:新华社
特朗普2日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逾40多个贸易逆差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税率高达49%。
对等关税力度大于市场预期,引发全球市场巨震。美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在剧烈波动中震荡收涨。亚太市场全线回调。中国A股三大指数收跌。港股低收352点。日股一度下杀1600点,韩国综合指数收跌0.8%失守2500点关口,越南股市暴跌逾6%。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3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全球化仍是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没有国家能完全自给自足。美国高关税出台,必然引起各国报复措施,全球贸易及其他实体交易成本大幅提高,导致很多生产无法正常开展,各产业遭受极大损失,最终引发各国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造成灾难性打击。可参照1930年、1985年两个时间节点,美国为减少贸易逆差,使用关税和逼别国货币贬值手段,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
不过,余凌曲认为,如此猛烈而广泛的关税政策,不至于真正推行,或是特朗普的虚晃一枪。目的是逼各国赴美谈判,使美国获得更多货币金融领域利益。
从特朗普“明码标价”的关税额来看,美国传统盟友英国10%,澳大利亚10%,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全球南方”尤其是东盟国家被重点针对,印度26%,南非30%,印度尼西亚32%,斯里兰卡44%,缅甸44%,越南46%,老挝48%,柬埔寨49%。
余凌曲分析,东南亚人口密集,制造成本低,中国、日韩、欧洲的中低端制造业近年均转移至东南亚及南方国家,使这些国家对美出口呈增长趋势。加上特朗普政府借口这些国家操纵汇率,将自认为的虚拟损失全部折算进关税,致使关税额标价极高。
欧洲大国尚可酝酿反制措施,“全球南方”则无力与美国霸权相抗衡,如何破局?
余凌曲分析,美国关税政策为所欲为,主要仰仗两点,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美国金融体系及美元在全球享霸权地位,借此对全球贸易做出有利自身的调控。不过,原材料和制造业远离美国本土,除芯片以外,美国在关键设备方面亦不占优势,市场则有欧洲、中国、日韩等多个替代市场,“去美元化”浪潮也已兴起。
余凌曲直言,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不会令制造业向美国转移,反倒很可能催生出“去美国化”的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日韩已有声音呼吁中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中、日、韩、欧洲加强联系,重组全球贸易格局。南方国家亦可加入,针对消费市场微调生产布局,各国得以正常开展贸易。另一条是谈判路径,南方国家若担心美国漫天要价,希望守住最大利益,可组成联盟,或与中国共进退,一起与美方谈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