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3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对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加征34%关税,此外,对东南亚等多国也课以重税。分析指,此举或间接影响港商的布局。
越南首都河内。新华社资料图
外界分析本次“对等关税”,认为额度较市场预期进取,且涉及几乎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与上一轮仅对部分国家征税不同,这次名单中出现了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制造业后发国家,税率分别是46%、49%、48%。
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对中通社分析,2008年金融海啸后,港商已经逐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部分港商近年来也将厂家从内地转移至越南等地。此次美国的对等关税遍及所有贸易伙伴,第三方国家也受同等关税待遇,港商可以说是“避无可避”。
根据特区政府数据,2023年美国是香港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商品贸易总额为603亿美元。过去10年,美国对香港的贸易顺差达2715亿美元,是其全球贸易伙伴中最高。
不过,麦萃才认为,美国此次“锁关”影响的并不只有中国,其盟友也都入列,这意味著所有贸易伙伴要进入全球最大市场的美国,都要遭受重税,价格差距不会很大。他分析,这或许对于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的中国内地来说,是一个机遇。
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虽然中国内地A股和香港恒生指数都录得跌幅,但与日本、韩国、欧洲、越南等市场对比,跌幅算浅。
香港立法会议员黄锦辉对中通社记者表示,关税对于香港出口影响未必太大,因为香港出口的主要市场在内地,占据了50%以上,而出口美国的仅8%,但对于东南亚几个国家的征税,反而会影响港商在当地的布局。
黄锦辉分析特朗普的治国理念就是将制造业回流,抛弃以往拜登政府的结盟策略。但过去美国的生产基本来自移民,如今其移民政策实际上也动摇了制作业的基础。这将导致恶性循环,最终高成本生产的商品也会引发通货膨胀。
对于全球贸易格局或将生变,黄锦辉认为中国已经做好准备,今年两会提到扩大内需,就是希望以更大的市场促进内循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