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 美国国务院发表所谓“香港政策法报告”抹黑诋毁香港国安法并对6名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实施所谓制裁。据悉,这是特朗普展开第二个美国总统任期后,首次将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列入所谓制裁名单。外界普遍认为,这暴露出美国妄图乱港遏华的险恶用心,预测美国类似行动将陆续有来。
美国将6名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和特区政府官员列入所谓的制裁名单,称该6名官员“利用”香港国安法对潜逃海外的人员作出“恐吓、骚扰及压制发言”。所谓“制裁”的借口完全是颠倒黑白。
这已并非美国政府首次对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有关官员实施所谓制裁。2020年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后不久,正处首个总统任期的特朗普便签署所谓“有关香港正常化的总统行政命令”,声称将会制裁“损害香港自治”的官员。同年8月,美国宣布首轮制裁名单,名单中11人中有7人为香港特区政府官员。
香港中通社图片
据外界统计,连同本次,五年间共有17名香港特区政府官员被制裁。本次被制裁的官员包括中央驻港机构官员、香港特区政府官员、警队高层以及负责国安工作的官员,此间媒体称,制裁套路与特朗普1.0时期类似。
重回白宫不足三个月,特朗普政府便插手香港事务与中国内政,全国港澳研究会香港会员朱家健认为,这暴露出美国妄图乱港遏华的险恶用心,尤其是在美国内政外交一片混乱之下,通过插手香港事务,煽风点火,只是做功夫给美国内部反华势力看。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美国对华打出的“连环拳”呈现升级的趋势,不排除美国或会进一步扩大所谓制裁名单,除了政治领域外,或将向其他领域蔓延。
香港业内人士也对美国采取制裁行动不感意外。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接受媒体访问时预测,美国类似行动陆续有来,除了数量外,被制裁人士的性质也可能再扩大。而黎智英案宣判后,美国可能再跟进行动。
这一担心并非空穴来风。美国国会跨党派众议员在今年新会期伊始即再次抛出所谓“香港制裁法案”,列出所谓评估制裁名单,试图威胁恫吓特区政府官员、法官和检察官。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可能扩大所谓制裁范围与层级,不排除将制裁对象扩展至香港司法系统、立法会议员等,并强化施压其他机构,强化“二级制裁”。
由于美国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将香港视为遏制中国崛起、干涉中国内政的前沿阵地,随著中美博弈加剧,香港很难置身事外。
美国对香港的打压或将呈现“法律化、金融化、国际化”特点。从法律层面来看,美国可能会进一步推动“长臂管辖”立法,提出涉港议案并将之变成法案。从国际层面,美国还将持续制造国际舆论攻势,炮制所谓“人权调查报告”等虚假报告,策动其他盟友共同炒作涉港议题。在金融领域,美国也将精准打击,试图削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美国也将持续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为其提供庇护。
对于这次美国所谓制裁,有学者认为,这也反映美国在港难以再兴风作浪,只能进行小动作。尽管面对美国的打压,但香港仍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且中美之间仍有对话空间,中美关系也将影响香港,未来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