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3月31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在得到伊朗拒绝与美国就核问题直接谈判的答复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双线施压,扬言要对伊朗实施轰炸和“二级关税”。受访学者认为,特朗普以压促谈,希望获取伊核协议谈判主导权,使协议内容加入美方想法,当作政绩宣传。
美国总统特朗普 图源:新华社
特朗普3月初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以军事打击威胁,迫伊朗与美国就核计划直接谈判,遭伊朗拒绝。特朗普30日放狠话称,美伊官员正在磋商,若伊朗不达成协议,他将发动“史无前例的轰炸”,并可能对伊朗相关产品实施“二级关税”。
"二级关税"是特朗普政府新造的经济威胁工具,近日也被用来威胁俄罗斯,本质上是关税与"二级制裁"的混合体,旨在替代金融制裁,对与被制裁实体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国家或个人实施金融惩罚。有美国国会议员透露,特朗普计划继续对伊朗施加最大压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31日向香港中通社分析,特朗普政府四面树敌,若要针对伊朗,盟友支持不如以往,多方均会反对。美国单边轰炸和关税收效甚微,会冲击盟友,且难以持久,反会被卷入,因此最多只会象征性实施。特朗普的狠话不能当真,极限施压是其惯用手法,以压促谈,目的是逼伊朗和美国单独谈判。
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将于2025年10月到期,伊朗正与各方沟通。3月14日,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在北京会晤讨论伊核问题,沟通顺畅,会后三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终止所有非法单边制裁必要性、倡摒弃制裁施压,欢迎伊朗承诺全面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保障监督协定义务。
李伟建指出,伊核协议原本为伊朗与六个大国达成,美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单方面退出该协议,对伊朗实施长期制裁。当前特朗普又感到美国被边缘化,没有面子,急于重回协议谈判,获取主导权。美方或顾及以色列及犹太集团利益,除了原有的限制伊朗发展核武等条款,另外加入一些新条款,如对伊朗制造导弹、无人机等军事实力发展做出限制。只要新协议吸收部分美方想法,特朗普便可以当作政绩宣传,用于中期选举。
从伊朗方面表态来看,并非不想谈,只是不会在高压下让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30日重申,伊朗可与美国继续间接谈判。
李伟建分析,美国尽管建设性贡献少,破坏力却极强,若被排除在外,只会给伊朗制造更多麻烦,因此伊朗不会反对美国加入谈判,或与美国先谈,用新协议换取美国取消制裁,达成共识后再与其余五国磋商。双方都有谈的意愿,只是美伊之间存在多年隔阂,加上美国国内反伊朗声音的压力,特朗普口气必然强硬。料外交解决比军事解决的可能性大,新伊核协议最终能够达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