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31日电 香港报章3月31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文汇报》发表评论:香港主动深化国际合作 贡献国家创新发展
全球地缘政局风起云涌,针对中国的围堵施压变本加厉,国际上少数别有用心的势力唱衰香港的声音从未停止,香港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尽管如此,香港各界应自信清醒地看到,国家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全球发展注入正能量和确定性。随着内地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巩固,创新发展动能更强劲,特区政府努力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持之以恒举办盛事吸引投资者,香港金融市场气氛明显好转。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为内地创新产业提供全球资本支持,帮助他们发展成为全球的行业领导者。其中最新的例子是,宁德时代正准备在香港上市,DeepSeek已在香港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在内地经济“向新而行”的战略布局中,香港充分发挥内联外通的优势,加速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创科产业融合,扮演好中国创科产业对外合作的桥梁角色,吸引国际投资者加码投资中国和香港,必然大有作为、前景无限。
《大公报》发表评论:驰援缅甸彰显中国是个好邻居
缅甸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危难时刻,中国政府第一时间表达关切、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第一时间提供物资帮助。继前年土耳其地震后,香港特区政府前日再派出51名由保安局、消防处、入境处同医管局组成的特区救援队,带备约9吨的救援工具,包括生命探测仪、搜索工具、卫星电话以及无人机,作为国家救援队的一部分,奔赴缅甸灾区协助救灾。行政长官李家超送行时,赞扬救援队无惧挑战,在救急扶危的大前提下展现专业精神,无私、勇敢,“是香港的骄傲、政府的骄傲、人民的骄傲”。香港特区救援队与国家救援队并肩作战,无私和高效的救援,既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说好“中国故事”和“香港故事”的独特篇章。港人期待,救援队能顺利展开工作,并早日平安返港。
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天灾面前无分国界。当前国际合作面临种种新的风险挑战,在天灾面前,一些平日高叫“人权自由”的国家,出于各种私利而选择性提供救助,甚至借机大搞政治操弄,与中国无分肤色、民族、国家的真诚救助、无私贡献,形成了强烈对比。事实再次说明,中国是个真正的好邻居,更是世界稳定发展的最坚定贡献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凝聚更加广泛的共识和力量。
《星岛日报》发表社评:楼价长跌非好事 纾缓补地价压力应鼓励
差饷物业估价署日前公布,2025年2月的私楼售价指数报284.7点,较1月份再下跌0.87%,创下自2016年8月以来的8年半新低。若与2021年9月的历史高位398.1点比较,更累计下跌多达28.49%,即是在短短约3年半内大跌接近3成。政府已注视到有关问题,在去年《施政报告》宣布全面撤销所有楼市辣招,今年《预算案》再将所有细价楼(400万元或以下)的物业交易印花税下调至100元、暂停出售商业用地一年等,希望能稳住楼市和民心。有关措施确能协助市民上车、换楼和卖楼套现,亦有助发展商趁好消息散货,令物业交投量大幅上升。
然而,由于发展商手头存货仍甚多,楼市未来供应还陆续有来,说好的减息周期迟迟未兑现,还有由美国发动关税战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等,大多数业内人士都估计楼价跌势仍未止。这亦是发展商纷纷减价促销,以便套现还债的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