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张明臻)全球人口急速高龄化,各地都在研究“银发经济”中的机遇。香港作为全球老龄化很好的缩影,具备发展银发经济潜力。香港理工大学24日公布研究显示,长者及年龄友善措施能有效提升50岁以上人士消费意欲高达146%,为业界带来重要启示。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港理大乐龄与家庭研究中心邀请20多间餐饮、零售、物业管理、科技等领域的本地及国际企业进行深度访谈,结合数据库中3000名50岁及以上香港居民的电话访问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50+人士对本地商户长者友善措施满意度普遍低于25%。改善建筑环境、员工与人事、营销与信息,以及产品与服务,有助提升50+人士消费意欲,升幅介乎13.8%至39.8%之间;其中具备友善的员工态度效果最为明显,可提升约四成消费意欲。
在四项措施协同效应下,消费意欲可提升高达146%,达到原来的2.46倍,反映50+人士对长者及年龄友善措施的接受程度与其消费意欲成正比。
中心提出“龄活共创”计划,将通过研究、培训、嘉许及推广四大策略,全面提升社会对长者及年龄友善的意识;包括推出“长者及年龄友善企业培训计划”,为零售、商场及餐饮业提供度身订造的培训,内容涵盖建筑环境、员工与人事、营销与信息、产品与服务四大主题,令社会更深入理解50+人士需求。
数据显示至2030年,全球有六分之一人口将超60岁;至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数目将突破21亿。
人口结构的变化为银发经济缔造巨大机遇,市场预计,亚太地区银发经济规模2025年将达4.6万亿美元,亚洲各地正于“引发经济”方面作出努力。
日本约40%的65岁以上老人仍在工作,政府2000年面向40岁以上人群推出介护保险制度,催生庞大养老护理市场。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老年用品智能化产业升级、开发“老龄友好型”金融产品,“银发经济”早已成为日本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政府主导“终审健保”医疗体系、政府组屋适老化改造、与香港强积金相似的退休强制储蓄账户等;并推动“智慧国”战略,医疗保健科技公司将年长患者与照护者通过流动应用程式配对、初创公司采用科技侦测长者是否跌倒及发出求助警报。
“政策引导”加“市场化运作”是各地普遍采用的模式,将老年人口从“负担”转化为“资源”,既是应对老龄化的必然选择,也孕育了新增长点。未来,随著超高龄社会的深化,银发经济或将成为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完)
上一篇:周大福称黄金产品顾客有年轻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