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3月19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出席3月22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在日本期间,还将同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并会见日本有关政要和友好团体负责人。受访学者认为,中日多场重要会议,延伸双边关系改善态势,释放积极信号。
图源:新华社图片截取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中日韩外长会上,中方将同日方、韩方就推进中日韩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利马会晤共识的重要举措,双方将通过此次对话加强两国宏观政策协调,规划下一阶段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努力方向。王毅还将会见日本有关政要和友好团体负责人。
外界预计,三国外长会期间,中日也将举行双边会谈。
日本问题学者、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19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预计王毅此行成果丰硕。一方面可推进中日韩三国围绕经贸合作、绿色能源、医疗养老等领域加强合作,甚至可能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落地;另一方面可延伸中日关系改善态势,为两国领导人正式访问营造积极氛围。
自石破茂政府成立以来,中日关系实现平稳开局。其后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呈现改善发展的积极势头。2024年,日本外相访华、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九次会议、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等举行,为两国关系改善注入积极动力。
陈洋指出,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2月相谈甚欢,感到颇为安心,但随后美国对进口钢铝、汽车等加征关税,并未豁免日本,日方始料未及。特朗普著眼于日美经贸赤字,且政策多变,日本难逃被美国打压命运。日本加强对华合作是明智选择,可用对华合作的确定性,对冲当前国际形势带来的不确定性。
“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发展的积极势头,但还未完全回到正轨。”陈洋直言,去年10月至今,中日各层级、各领域的官方及非官方活动互动交往逐渐热络,中日“有来有往”、“你来我往”,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不过,日本政府仍缺乏坚定立场,受外界因素干扰,在地区安保方面做出挑衅举动,不忘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在某些领域配合美国遏华战略部署,影响中日关系总体改善步伐。
这一系列中日重要会议召开前夕,据报日本政府向议员质询出具答辩书,声称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声明写入“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方此举引发争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7日回应指,日方此举严重违背日本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挑战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陈洋直言,日本政府若想让中日关系保持合作势头、行稳致远,就必须谨言慎行,切实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正视历史。在台湾问题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日方应重新思考邻交之道,尤须秉持“知止而后有定”智慧,避免战略误判导致历史悲剧重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