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川大研究团队揭示口腔癌淋巴结转移关键机制
创始人
2025-03-19 11:05:45
0

香港新闻网3月19日电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成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一种常见且侵袭性强的口腔癌)淋巴结扩散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患者队列示意图概要

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临床与转化医学》期刊,揭示了驱动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并抑制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机制,为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潜在方向。

该研究由港大牙医学院张高教授领导,苏宇雄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团队成员包括港大牙医学院蒲静雅教授、博士研究生刘宇和钟杰,李嘉诚医学院邱玮璇教授以及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杨振宇博士。

研究利用先进的多组学技术,整合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分析了46名OSCC患者的组织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推动肿瘤进展和免疫逃逸的关键途径,并揭示为何OSCC通常对传统疗法产生耐药性。 研究解码了口腔癌扩散机制,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肿瘤样本(pLN+ OSCC)与无转移的肿瘤(pLN- OSCC)存在显著差异。这些侵袭性肿瘤表现出更高的生长和侵袭能力,其驱动力来自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重塑相关的基因变化——这一过程使癌细胞得以扩散。此外,这些肿瘤透过下调免疫支持因子(如VCAM1)和激活TGF-β信号(一种已知能促进肿瘤生长并使癌细胞免受免疫侦测的途径)来抑制免疫反应。

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是POSTN蛋白质的作用,它能重组肿瘤的细胞外基质,并与较差的患者疗效相关。高POSTN水平与更高的转移率有关。研究团队还发现,肿瘤中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癌细胞向淋巴结扩散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CAFs会释放TGF-β相关细胞因子,激活癌细胞内TGF-β信号,从而增强肿瘤侵袭周围组织和逃避免疫系统的能力。

张教授表示:“这些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OSCC转移和抵抗免疫防御机制的理解,通过揭示POSTN和TGF-β作为关键驱动因素,我们为阻止或预防癌症扩散提供了新的靶点。”

研究为创新治疗新希望,这些发现为新型治疗策略铺平道路。针对ECM重塑或TGF-β信号的治疗可通过对抗免疫抑制和减缓癌细胞转移,来增强现有疗法(如免疫疗法)的效果,从而改善疗效。港大团队希望推动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探索这些靶点,从而提高OSCC患者的生存率。

苏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为未来的药物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破坏CAFs与TGF-β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带来阻止肿瘤进展的治疗方法。”  (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来论】李然:矢志改革惠民生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亦是香港特区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後的首份施...
夏宝龙点赞香港公职人员无惧制裁... 香港新闻网4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15日 在香港...
夏宝龙:牢记“修例风波”教训保... 香港中通社4月15日电(记者 谭畅)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
中国免签38国独缺印度?印度网... 香港新闻网4月1日电(编辑 胡雪石)近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X(原推特)平台发布了一张中国对38个国...
特区政府强烈谴责美国涉香港报告... 香港中通社4月1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1日就美国发表所谓“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中对香港特区各方...
香港母乳库近3月收集550公升... 香港新闻网3月30日电 香港医院管理局30日宣布,香港母乳库已开展第二阶段服务,向有临床需要的极早...
丹麦首相驳斥万斯对格陵兰岛防卫... 香港中通社3月29日电 针对美国副总统万斯当地时间28日指责丹麦对其自治领地格陵兰岛防卫不力的言论,...
“台北联络代表处”被南非政府默... 香港新闻网3月17日电 在发出最后通牒后,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被爆于今年3月初在其网站上,将“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