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15日电 香港医院管理局将公布公立医院收费改革,在调整住院和急症室收费的同时,非紧急病人日后到公立医院求诊时,可能需要为实验室化验、扫描等特定服务支付额外的单独费用,但会低于私家医院。据香港文汇报14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昨日(3月14日)表示,电脑扫描、磁力共振等需求不断上升,令轮候时间愈来愈长,故考虑有关项目按项收费,让市民共付费用,而调整门诊收费旨在令病人改变就医习惯,以善用公共资源,这些额外的收入将全数投入医疗服务,为紧急及危疾病人加大医疗保障。卢宠茂强调,按项收费安排只适用于门诊病人,急症及住院病人不受影响。
香港医管局即将公布公立医院收费改革,为合理调配资源,日后部分医疗项目可能要向非紧急病人逐一收费。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目前,香港公立医院放射诊断轮候时间长,上个年度,电脑扫描平均要轮候至少69星期,磁力共振更要92个星期,而综合全港13间私家医院收费,最普遍的脑部电脑扫描,每一次最少收2,100元,若做磁力共振最少要5,400元至近万元。
电脑扫描磁力共振等拟收费
卢宠茂昨日(14日)在出席香港立法会衞生事务委员会会议后会见传媒时表示,收费改革是医疗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环。目前医管局的收费中,香港特区政府补贴占整个医管局支出达至97.8%,一些项目的补贴甚至达100%,因此希望更精准帮助更多有需要病人。
卢宠茂表示,收费改革会考虑到自身成本、市民合理共付水平,以及资源运用优次以至市民可承担程度,而收费改革旨在提升医疗保障,加大对一些急重和危疾病人的保障,不致“大病致贫”。“我们在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对医疗的承担是不变的。我们会把费用调整后的额外收入,全额投入到医疗服务中,包括保障急重、危疾的病人。”
卢宠茂认为,一些较复杂的影像检查如电脑扫描、磁力共振等,由于需求不断地上升而令病人轮候检查时间增加,因此考虑这些项目按项收费,“目前政府资助额达百分百,即是在门诊,这些电脑扫描、磁力共振是完全免费的,这样会造成一定的过度使用。我们调整按项收费的方向会是一个很合理的共付。门诊病人若安排择期的检查,这类病人正正是轮候时间愈来愈长的病人,希望以收费改革造成导向,让不太需要的检查减少。”
他强调,一些急症或住院病人不受按项收费影响,“急症的病人是在急症室或在住院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特别的检查,检查费用会继续包含在整体的收费中,但门诊的病人如要安排一些择期的检查,这类病人正正是现时轮候时间愈来愈长的一些病人,我们希望以收费改革作导向,减少一些不太需要的检查。我们强调,急症室的病人基本上会即时进行这些检查,不存在轮候时间或收费问题,我们会继续维持这些检查服务免费。”
调整门诊收费改善就医习惯
在门诊收费调整方面,卢宠茂表示,在发展基层医疗时,需要市民明白在整个医疗服务的流程中,家庭医生的门诊是第一步,有需要才寻求专科治疗,不应就一些轻微的病症寻求专科治疗,故订立门诊收费时有导向性,希望利用收费令病人在就医方面的习惯改变,从而令资源能够更加善用。“资源不只是金钱方面,而我们在医疗专业人员方面的资源确实有限。”
有消息指,香港特区政府同时会加大“安全网”,领取综援及75岁以上领取长者生活津贴人士会维持豁免,同时会放宽入息资产审查,让需要接受昂贵药械治疗的中产人士也可获得资助。
卢宠茂早前表示,有关香港公立医院收费检讨已进入最后阶段,将在上半年落实方案。消息指,香港特区政府有意在月内公布检讨结果及提出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