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月11日报章社评摘要
创始人
2025-03-11 10:04:15
0

香港新闻网3月11日电  香港报章3月11日就相关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发表社评:奋发有为 将全国两会精神落到实处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0日在北京胜利闭幕。

从早前近百家香港大企业承诺参与北部都会区建设、投资逾千亿港元,到特区政府全力抢人才、抢企业,再到香港股市近来在科技股带领下创下全球最大升幅,足以说明特区政府推动创科发展已收到明显成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并得到市场的肯定。诚然,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由治及兴面对复杂地缘政治的挑战,有时候还会有疾风暴雨,但香港有国家支持,有“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香港社会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以更好的成绩展现香港的新面貌。

《文汇报》发表社评:借鉴经验发挥优势 香港创新快马加鞭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不能单靠政府,企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香港推动创新,必须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激发企业创造力。特区政府应该在土地、税收提供优惠,吸引市场重视创新;积极引导市场资本进入创科领域,形成多元化的资本支持体系。早前发布的财政预算案提出,预留10亿港元设立人工智能研发院。10日有企业捐出2亿港元,支持“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旗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相信更多企业主动拥抱创新机遇,大胆投资创新企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型,香港创新将快马加鞭。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加速“AI+” 抢跑新赛道

香港优势在于基础科研和国际化,但在AI成果转化、赋能各种应用场景的培育上,仍有提升空间,须大力迎头赶上。一方面,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耐心资本投资,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政府长远布局、持续投入是重中之重,例如资助本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等相关研发工作,促进人工智能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等,各界的支持不可或缺。黄廷方慈善基金与信和集团10日捐出两亿港元予“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旗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支持中心建立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港产大模型“港话通”服务,此亦是业界首个将DeepSeek当地语系化模型所提供的服务。政府、商界、民间有共识,携手发掘AI+带来的新机遇,助力本港不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信能达事半功倍之效,值得欢迎。未来,政府应制定落实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创科的政策,做好支援配套,提供诱因,汇聚更大市场力量,为AI+发展注入源源活水。(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最高271.28%!美国拟对东... 香港新闻网12月1日电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1月29日公布其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
香港丁屋申请人遭廉署起诉承认串... 香港新闻网11月8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早前落案起诉小型屋宇(丁屋)发展商负责人、村代表及丁屋申请人共1...
双城论坛有条件举行? 民进党为... 香港中通社12月12日电 (香港中通社记者 程敏璇)“2024上海台北城市论坛”拍板定于12月17...
李家超:培育青年成立足香港、胸...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香港青年联会第32届会庆及会董会就职典礼9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像致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