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3月10日电 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9日消息,该院科学团队研制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月9日拍摄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主体平台。新华社图片
据报道,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以下简称“安装系统”)主体平台形似巨型“橘子瓣”,采用D型截面双层壳体结构,总高20米,D型截面高11米,最大环向直径19.5米,真空室壳体采用50毫米厚的超低碳不锈钢材料,重295吨。未来,8个这样的“橘子瓣”合而为一,下一代“人造太阳”将在其中“燃烧”。
从预研、研制、调试到正式建成并通过验收,科研团队历时十年攻关,形成40余项发明专利。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安装系统负责人刘志宏介绍,安装系统旨在解决大型聚变堆真空室设计、成形、焊接、装配和无损检测等关键技术,这一系统不仅为未来聚变堆主机真空室内部部件的安装、检测、调试和遥操作研究提供一个全尺寸的综合实验平台,相关技术还拓展应用于粒子加速器、精密机械、电子科技、半导体等领域。
据介绍,随著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各子系统相继研制成功及投入运行,从基础研究到技术验证和工程应用的完整链条正逐步形成,为聚变堆的设计、建设、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完)
下一篇:香港3月11日报章社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