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2月26日电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6日公布最新财政预算案。这份预算案既非简单的开源节流操作,也非机械的削减压缩开支方案,而是谋篇布局特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确保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面对全球经济格局重构带来的重大挑战,作为全球著名的自由港,通过应对周期性经济变化起伏的精准政策调节,稳健务实地严控公共开支,在确保能够持续地改善民生的同时,为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财政基础。
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路径,为香港精准把脉,用好“一国两制”的优势,在国家的坚实支持下,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产业,建设“三中心、一高地”,注入了强大动能,让香港以特区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在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更快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繁荣。
在巩固并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预算案展现了特区管治者勇于创新的施政作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的巩固与提升,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过去数年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包括设立“同股不同权”新经济企业和科技公司上市管道、利便海外发行人来港融资等,结合政府积极在海外吸引新资金、开拓新市场,为本港市场注入活力,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为更进一步推动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新增长点。预算案释放了可期可待的更大政策空间,便利海外企业和特定产品融资。其中,一是港交所会进一步加强在东盟和中东的推广工作,并积极与区内国家探索包括交易所买卖基金上市方面的合作空间,丰富双方市场的投资产品选择,促进资金双向流动;证监会鼓励具规模、持续产生稳定收入的另类资产基金集资;二是继续改革交易机制,港交所会在年中起为其交易后系统逐步引入新功能,并进行系统升级,以确保于年底前在技术上相容T+1结算周期,为缩短结算周期作好准备;三是会检视上市规例和安排,改善审批流程;优化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门槛,以及检讨市场结构,包括研究设立退市后场外交易机制;四是就有关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税务优惠制订方案,包括拓宽免税制度下“基金”的定义,增加基金及单一家族办公室享有税务宽减的合资格交易种类、优化私募基金分发附带权益的税务宽减安排等;五是继续提升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完善相关基建,以及提供更多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巩固金融中心守正创新的一系列举措,凸显了必须勇于创新敢于破局,才能达致推动落实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
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特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预算案在推动创新科技产业研发方面有相当多的规划。其中包括预留 10亿元设立“香港人工智慧研发院”,促进成果转化和应用;举办首届“国际机器人大会”和“国际人工智慧青年科学家论坛”;研究简化审批低轨衞星牌照流程。业界年度盛事Consensus近期在香港成功举行,汇聚了数千名全球虚拟资产、区块链、Web3和金融科技等业界精英和企业代表,印证全球对香港在金融创新领域蓬勃发展的信心。
在民生领域,预算案展现出“精准施策”的政策智慧,其中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界高度关注的2元乘车优惠政策的微调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持续性的同时,能够继续鼓励长者出行,甚至继续投入劳动力市场,有助长者保持愉悦健康的心情融入社会,化解了原本担心会一刀切取消65岁以下长者2元乘车优惠的基层市民的担忧,在适度削减库房交通津贴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社会和谐的氛围,确保基层市民持续获得实惠。这种“以发展惠民生”的施政理念,使经济增长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从而大大增强政府施政的社会支持度。
财政预算案亦著眼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两制”之利助力强国建设。今年一月,国家自主研发的C919飞机正式应用于香港与上海的定期航班,标志著国产飞机走向国际航空市场的一大突破。预算案提出香港将助力C919打进国际市场,鼓励香港国际航空学院把培训课程扩展至涵盖与C919飞机相关的范畴,为C919拓展国际市场当好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
总之,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展现了特区管治者务实有为的责任与担当,在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先行先试方面的有序改革与规则机制改革与衔接方面,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催生新模式、新动能,加速新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近期视察香港的讲话精神,为特区勇于创新、敢于破局,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指明了发展路径。“积土为山,积水为海。”风险可控的短期财政赤字,是压力的同时,亦是破局的动力。相信有中央坚定的支持,有内地持续向好的经济支撑,纵然外围山重水复,香港未来发展必定会柳暗花明。
(本文作者为立法会议员严刚)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