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5日电 题:香港首次发现的恐龙化石公开展出
香港中通社记者 徐嘉仪
香港首次发现的恐龙化石,25日起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向公众展出。当天上午,大批市民、游客到场观赏,他们接受中通社采访时均对香港发现恐龙化石感到神奇,希望了解背後的故事。
该恐龙化石是在香港东北部的大鹏湾孤岛赤洲发现,属於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日前特区政府召开记者会公布此项信息後,引起市民极大兴趣。目前赤洲已经封闭,严禁公众登岛。
记者在探知馆大堂所见,恐龙化石被放置在玻璃柜中,观众围在柜前近距离观看。“这是恐龙的什麽部位?是什麽时期的恐龙?现在找到多少块化石?”参观人士均对化石有许多疑问,现场有工作人员讲解。
据此前的记者会介绍,这项发现的源头可追溯到2013年,香港渔护署当时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分校对赤洲进行地质调查,团队意外发现岩层可能有脊椎动物化石,并采集一部分岩石研究。渔护署今年3月跟进工作,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在6月及8月来港实地考察、蒐集样本。
“我们从骨骼切片的显微结构看到完整大量的次级骨单位,百分百确定是恐龙。”古脊椎所副研究员赵祺说,从放大的骨组织又看到老一代及新一代次级骨单位特殊结构,推测是大型的成年或接近老年恐龙。
“没想到香港也能发现恐龙踪迹,非常神奇、震撼。”市民区太太对记者表示,经解说後对化石有更多了解,期待专家能“挖”出更多恐龙化石,拼凑出恐龙完整的样貌。带儿子来参观的季先生说,希望未来香港有机会举办大型展览,增设更多介绍赤洲的资讯、恐龙习性、设置互动游戏等。
香港古蹟办和渔护署会联同古脊椎所共同推展恐龙化石的研究,包括发掘现时在赤洲的化石,继续清修化石样本,与本地和其他地方的大学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建构香港的恐龙故事。探知馆正盖建临时工作室及展示空间,预计今年底开放予市民入场,观看专家清修化石。
据资料记载,早於1980年,香港大埔船湾已经发现距今约3.7亿万年前的“盾皮鱼”化石,有关发现证明香港的地质历史,可追溯至大约4亿年前。
香港地质学家、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说,发现化石的赤洲,年份与环境都适宜保存化石,相信西贡的荔枝庄及大埔的八仙岭都有机会找到相关化石。他表示,中国、美国、加拿大及阿根廷是全球四大研究恐龙化石的国家,在广东地区较多发现恐龙蛋化石,恐龙骨化石较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