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2月17日电 专访房屋局长何永贤:香港住房问题出现一些答案
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 谭畅
“很开心上任两年半之后,我听到市民讲‘终于见到香港的房屋问题出现一些很完整的答案’。”
回顾上任以来所作的工作,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时,感慨房屋局现时的工作不仅有答案,而且是在“很快速地前行”。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香港中通社图片
房屋关系到千家万户。今届特区政府走至半程,何永贤分享了房屋局所给出的答案:“我们不断向答案定下的目标前进,第一是大量增加兴建公营房屋,包括出租公屋、居屋等,现时眼前的目标是这五年要提供15.8万个公营房屋、3万个简约公屋。”
合共18.9万个单位的数字,较何永贤刚上任时大幅增加了80%。而简约公屋方面,快速兴建、压缩了长远公屋的用时,将陆续在明年的年中、年尾、2026年不断落成;现时同样有约1.8万个过渡性房屋提供,让身处恶劣居住环境的市民们有更多选择。
那么,房屋局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推动相关的住屋措施吗?香港的财赤情况又会否对此产生影响?
“房屋局和房委会的财政是独立的,我们要处理好自己的收支平衡。”何永贤坦言,例如收入方面,局方有83万伙出租公屋,但其平均租金约2000港元,甚至都不太够做维修保养、清洁保安等。不过,亦有车位、铺位的租金及资助出售房屋等来源,总地来说仍需平衡调节,小心处理。
其中,打击滥用公屋对房屋局有不少帮助。何永贤举例指,其一是能维护社会公平,真正帮助有需要人士;其二是帮局方“节流”,打击滥用公屋两年来能帮助节省约60亿港元。
此外,“简朴房”政策的推行亦如火如荼。现时正处该政策的咨询期,何永贤亦期望借此能改善更多市民的居住环境,而非提及“㓥房”想到的便只有劣质环境,只有“在厕所煮饭”等。
现时,调查指香港共有11万个分间单位(㓥房),其中不少单位的居住环境几乎已达到“简朴房”标准。房屋局仍在积极收集各方持份者的意见,期望能满足市场需求。
“社会和经济环境会变化,每一次变化都对香港的置业阶梯都有影响。”何永贤说,“我们要如何保持灵活应变,在每一级阶梯发生变化时上下调节,是房屋局需要不断努力的地方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