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说:大蒜的嘲讽
创始人
2024-12-16 17:36:05
0

有关大蒜的故事是荒诞的,而大蒜的嘲讽则是辛辣的。

或许连大蒜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当作“极大威胁”,成为美国的“眼中钉”,甚至登上美国的国防法案。

一粒普通的大蒜,怎么和美国国防和安全扯上了关系?

时间来到两天前。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众议院以281票对140票通过了国会年度国防法案,即“国防授权法案”(NDAA)。这是美国国会每年都要通过的一项法案,用于授权国防预算和军事人员的规模,以及确定国防政策和优先事项。有外媒将其形容为一项必须通过的年度法案。

众议院现场视频截图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参议院将于下周就这项规模高达8950亿美元的法案进行快速审议,并可能在下周末国会休会前通过,随后预计美国总统拜登将签署成法。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这一份“国防授权法案”依旧充斥著对中国的敌视。法案中继续将中国视为主要美国国家安全挑战之一,其核心内容其中一个重点目标便是遏阻中国。“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威胁,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威胁,比40多年来更为复杂。”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克·罗杰斯说。

法案中当然也包括了多项针对中国的内容。比如禁止五角大楼使用或签约使用在中国制造或采用中国开发的操作系统的激光雷达技术,禁止五角大楼同中国在线辅导公司以及为华为提供半导体产品和服务的实体签订合同等。

但匪夷所思的是,大蒜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网

出于所谓“农业安全和反竞争方面的担忧”,法案禁止在美国军营销售来自中国的新鲜或冷藏的大蒜。

这可不是个例。就在法案在众议院通过的前一天,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参议员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的办公室刚刚发布了一份声明。声称中称,中国种植的大蒜对美国的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希望多个联邦机构能够调查美国进口的中国大蒜。

在这份声明中,无辜的中国大蒜被形容为是“在污水中生长,在令人发指的条件下被漂白、收割”的“不良食品”,还被扣上“生产过程中往往涉及奴隶和童工”的“罪行”。

大到是危害国家安全,小到危害个人健康,反正有人要让中国大蒜在美国待不下去。

事实上,这并不是大蒜第一次被盯上。斯科特是美国鼎鼎大名的“中国大蒜天敌”,从2023年起他便和中国大蒜过不去。不仅提出一系列“反对中国大蒜”的议案,还不断给各部门写信投诉“中国大蒜”,甚至跑到杂货铺,要求店铺停止销售中国大蒜。

10个月前,他在自己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条抹黑中国大蒜的视频,其本人亲自出镜,还发表了那番著名的“大蒜危害论”,称有被迫剥蒜的“奴隶”因此指甲都掉光了,不得不用牙咬蒜。

大蒜无言,有中国的标签,就是罪。大蒜很轻,因为来自中国,就背上了许多沈甸甸的政治话术大帽子。

这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行为背后,斯科特或者说美国一群政客的用意是什么?或许在他给美国贸易代表的信中可见端倪。他说,中国大蒜损害了美国农民的利益,破坏了我们农业供应链的完整性,危及美国大蒜产业,威胁美国粮食安全。

中国的产品,再次因为“物美价廉”而无辜受害。

斯科特去信多个美国部门要求“禁止中国大蒜”

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中国共建“一带一路”,被称为是对非洲国家实施“新殖民主义”;中国新能源车海外受欢迎,被指责是“恶意补贴、产能过剩”;中国带著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上月背采样,被认为是““中国正将太空计划军事化”……

事实上,伴随著中国的经济发展,扣给中国的“罪名”便不计其数。从唱衰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崩溃论”,到鼓吹中国在各领域产生所谓“威胁”的“中国威胁论”,到各种国际事情上无端指责中国的“中国责任论”,再到“中国崛起顶峰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各种“帽子”的背后,是西方对中国不断崛起的恐惧;是看到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被西方消费者喜欢的紧张;是144小时免签政策后,西方政客多年来营造的“中国滤镜”被戳破的不安。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3日的记者会上所说,从无人机到起重机,从冰箱到大蒜,被美国扣上“国家安全风险”帽子的中国产品越来越多,但美方所谓的证据和理由哪一条能经得起检验?世人看得很清楚,这些不过是美国大搞保护主义,滥用国家力量遏制打压中国发展,强推“脱钩断链”的幌子罢了。

“我要强调,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只会加剧全球产供链安全风险,最终损人害己。我们奉劝美方一些政客多些理性常识,免得贻笑大方。”

“蒜”你狠的荒诞故事还在上演,但相信荒诞效应在递减,继续再添料加码洒点狗血,辣坏了谁的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来论】李然:矢志改革惠民生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亦是香港特区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後的首份施...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银行柬... 香港新闻网11月22日电 近年来,日益“国际范儿”的人民币在服务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呈现出强劲势头、...
香港文学馆小作家写作培训计划开... 香港中通社11月16日电(记者 徐嘉仪)“香港文学馆第二届小作家写作培训计划”11月16日在香海正觉...
“识变”中“应变” 香港举行第... 香港新闻网11月16日电 为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满足粤港两地会计行业融合发展需求,...
中联部副部长陆慷:对中美合作伙... 香港新闻网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陆慷15日指出,中国对中美双边关系的基本态度并未改...
专访大湾区航空CEO吴秀兰:在... 香港新闻网11月3日米子电 (记者 黄璇)疫情后航空业逐步复苏,大湾区航空于10月27日正式开启“...
中国对挪威冰岛等9国试行免签政... 香港新闻网11月2日电 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中国扩...
伊以互放狠话 循环报复何时休? 香港中通社11月1日电 以色列10月26日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后,数日以来,以色列和伊朗领导人不断“隔...
香港早间新闻速览(10月28日... 1.香港童军总会27日举行年度大会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当日以香港童军总领袖身份出席致辞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