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牠们憨态可掬又活泼可爱,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及旅游吸引力之间十分重要的桥梁。中央赠港的一对大熊猫“安安”和“可可”,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检疫、隔离和适应后,日前终于在海洋公园与公众见面。在开园前的半个小时,就已有逾百名市民在入口处等候,可见香港“大熊猫热”之火爆程度。
香港中通社图片
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依靠大熊猫衍变出独有的“熊猫经济”,为当地带来十分可观收入,其实香港可以参考他们,以拥有的6只大熊猫为核心发展出具香港特色的“熊猫经济”。园方可以透过更大范围的营销和宣传活动,如推出每只大熊猫的周边及文化创意产品;为牠们进行有针对性、有趣兼具科普性的直播和影片等,来提高本港熊猫的知名度。
这不仅丰富了香港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多样性,增进国际对我们认知,促进香港与内地、国外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同时还令海洋公园的收入上升,吸引更多游客来港,从而促进本港旅游业的发展,兼且带动了其他产业,如餐饮、服务及零售等的发展。
另外,园方和相关各界还可以进行关于动物和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活动,举办各类展览、工作坊如绘画比赛等,通过各类有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和濒危动物的保护意识,促进环保行动的实施,提高大众对保育议题的关注。
喜上加喜的是,大熊猫“盈盈”在早前还诞下了一对龙凤胎“家姐”和“细佬”,加上中央恢复了深圳约1800万居民“一签多行”的旅游签注,而且在接下来香港正值圣诞和新年的旅游旺季,这时特区政府和相关业者更应该紧握这个完美的时机,透过香港6只大熊猫的魅力,向内地和国际展示香港的魅力,促进本港与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多元发展,从而为本港的旅游、饮食、零售等产业注入新活力。
(本文作者知秋为香港时事评论员)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