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馆举办“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特展
创始人
2024-12-10 15:33:48
0

香港新闻网12月10日电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10日宣布,将于12月18日呈献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与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主办展览,是香港首度同时展出紫禁城及凡尔赛宫两大世界遗产的重要文物。

来自故宫博物院与法国凡尔赛宫凡的近150件瑰丽珍宝已抵达香港,并由三家博物馆的研究策展与文保团队检查状况及布展。

展览聚焦于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期间,中法宫廷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互相仰慕、启发与交流的历史。是次展出文物种类多元,不仅有宫廷肖像以及精美绝伦的瓷器、玻璃器、珐瑯器、纺织品等展品,亦涵盖书籍、科技仪器等珍品。

展品包括九件中国国家一级文物,以及凡尔赛宫近年来收入的珍藏,其中大部分展品更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故宫博物院的重点展品之一是,1783年制的菊花纹壶背后有一段“中国订制,法国制造”的工艺交流故事。此壶过去一直被以为是广东官员送给清廷的贡品。然而,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专家在其底部发现了一个细小的红色款,为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珐瑯工艺师约瑟夫·科托(1740–1812年)所署。此壶为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所珍藏,成为中法工艺与审美交融的一件代表作。

法国凡尔赛宫的重点展品包括,香水喷泉(1736–1743年)是法国宫廷收藏并装饰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也是当今已知唯一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拥有的中国瓷器,曾放置在他的衣柜内。这件仿哥釉瓷瓶由中国景德镇瓷工制造,精美的铜镀金饰件则可能根据法国工匠的图纸在法国制作,展现华丽的洛可可艺术风格,让这件瓷瓶成为中法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以及,乾隆帝瓷板像(1776年)的图像基于意大利耶稣会士潘廷章(1733–1812年)在清宫所制的乾隆帝画像。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于1776年获得此瓷板像,并将其挂在凡尔赛宫书房内。据说他之后又收入一件相同的瓷板像,作为外交礼物赠予乾隆帝。(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