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27日电 AI人工智能晶片龙头英伟达(Nvidia)行政总裁黄仁勋,于11月23日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当晚,他与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和科大校长叶玉如等人,前往深水埗的“爱文生”享用地道小炒和风味菜式,并共同探讨创新科技的发展及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黄仁勋与一众科创界“巨头”在深水埗的“爱文生”享用地道小炒和风味菜式。(图源:陈茂波网志)
“爱文生”成立于1956年,是一家传统的港式大排档,至今仍然保留露天厨房的形式,食客可以在街边用餐。这里的菜肴以火水炉炒制,以“有镬气”而出名。黄仁勋一行人点了多道招牌菜,包括星斑、薯仔牛柳粒、铁板猪手、小炒王和黄金虾等。
大排档被认为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因为它充满人情味。回想港产片,若镜头中没有出现大排档的招牌、路边的桌椅和围坐用餐的食客,便感觉影片少了些“港味”,而这正是大排档的魅力所在。
香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排档。(图源:香港旧照片FB)
在大排档用餐的另一个有趣之处是,菜品的准备过程完全展现在客人面前。(香港中通社图片)
大排档的小炒“有镬气”,这依赖于一口“洪炉火”。(图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大排档,又称“大牌档”或茶档,起源于二战后的香港。当时,政府将小贩分为两种牌照:固定小贩牌照(大牌)和流动小贩牌照(小牌)。随著政府希望增加就业机会,1950年代开始允许在公共场所经营小型熟食摊位,将大牌和熟食固定摊位合并,发出的牌照是一张大型的纸张,需裱装并挂在显眼位置,因此称为“大牌档”。这些街头熟食摊位因品种繁多且价格实惠,深受中下层市民的欢迎,并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达到巅峰,成为香港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时“大牌档”的搭建样式由政府统一规定,通常使用深绿色的铁皮作为外观,旁边设有用铁架搭建的炉灶。摊位前面有一长椅,旁边摆放著两张桌子,最多可容纳约12人用餐。随著需求增加,许多店主开始增加更多桌椅,从远处看去便会见到一排人在热闹地用餐,这样的场景渐渐流传开来,形成了如今所称的大排档文化。
早些年的大排档有著经典的设备:大灯泡、为食客和大厨降温的大工业扇、遮风挡雨的大帆布棚、折桌折凳——原本是为了食客搭枱使用,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设施慢慢变成黑道火拼用的“武器”。美食,自然是大排档最广为人知的特色。
大家都说大排档的小炒“有镬气”,这依赖于一口“洪炉火”。灶台一开火,火势大且猛,火苗轻易地烧进锅里,与新鲜虾蟹、嫩鸡肥牛发生化学反应,快上快落几分钟,出锅后十分惹味。在这些摊位中,还有一些独特的老板,他们或许身上有著花臂纹身,却安居一隅,专注于一碗粉一碗面的制作。
镛记酒家也是以大牌档起家。(图源:镛记酒家FB)
除了镬气小炒,大排档里的平民小吃也琳瑯满目。从白粥油条、鱼蛋粉面、炒粉炒饭,到奶茶、鸳鸯、西多士和猪扒包等,这些如今看来都是香港独有的特色小吃。许多著名的茶餐厅和酒楼,如兰芳园和镛记酒家,最初也是从“大牌档”发展而来。在大排档用餐的另一个有趣之处是,菜品的准备过程完全展现在客人面前。顾客可以亲眼目睹食物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步,增添了用餐的乐趣。
大排档的氛围既亲切又热闹,成为了香港街头饮食文化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小聚,还是工作后的放松,这里都是人们社交的好去处。在这样的环境中,食客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还能感受到浓厚的社区氛围。
位于大坑的炳记茶档,除了附近的街坊经常光顾外,不少年轻人也会慕名而来,品尝店家的招牌猪排面及奶茶。(图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位于油麻地吴松街临时熟食小贩市场的大排档,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光顾。
游客光顾中环巷弄里的大排档。(香港中通社图片)
然而,自1972年起,政府停止发放经营大排档所需的“固定摊位小贩牌照”,新开的大排档因此消失。1980年代,政策进一步收紧,许多旧牌照的持有者在逝世后,其子女亦无法继承,导致大排档逐渐减少,现时全香港仅剩约20家。
香港的大排档不仅是用餐的场所,更是社区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各式各样的地道美食,体验独特的饮食氛围,并感受到香港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大排档所提供的便宜美味的菜式,成为了无数市民的美好回忆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