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30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美国总统特朗普29日表示,将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后期限设定为10天,当日开始计算。若俄方无进展,俄罗斯将面临美国高额关税,购买俄产品的国家也将面临延伸关税。
俄罗斯总统普京(左)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图源:新华社
特朗普在结束对苏格兰访问返美的飞机上,对俄罗斯下“最后通牒”,称留给俄罗斯达成俄乌停火协议的时间是10天,从当日算起。若俄方没有进展,美国将施加关税和二级关税。这一期限较此前设定大幅缩短,提前到8月8日。
特朗普14日曾警告,若无法在50天内达成协议结束俄乌冲突,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非常严厉的”约100%的关税,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
特朗普发出威胁后,国际原油期货大涨。不过,俄罗斯遭受的国际制裁总数已逾3万项,特朗普的新制裁对俄方是否有威慑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所研究员田德文30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特朗普对普京非常不满,做姿态,试图给普京施加更大压力。不过,当前俄罗斯对美国出口量极小,且均牵涉美国关键核心产业,100%关税制裁或损害美国国家利益,可行性并不大。
田德文续指,特朗普是想通过调停战争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威望,获取更多政治收益。此举也是欧洲希望看到的,美国刚与欧洲达成贸易协议,用此举安慰欧盟,可一定程度缓解破坏殆尽的跨大西洋关系。此外,特朗普想振兴美国的石油经济,通过制造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特朗普本人也可能从中获益。
“特朗普本轮施压真正的杀伤力,在于延伸制裁。”田德文指出,美国以往是向俄石油的承运保险公司施压,当前直接打压购买原油的行为体,更彻底。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土耳其。但实际上,印度和土耳其将相当多的俄石油,转口卖给了欧盟。特朗普刚与这些经济体签订或接近达成贸易协议,若再发起新的制裁,意味著贸易协议作废,进入新一轮博弈。延伸制裁可行性也不高。
田德文分析,美国与中国、印度的关税谈判正在进行中,美方希望尽快达成贸易协议,当前横生枝节,或也是一种关税谈判施压的手段。但此前极限施压都无效,此次也不会产生实际效果。
对于特朗普的威胁,俄方暂未有反应。特朗普14日警告后,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曾回应说,俄罗斯此前已面对过美方24小时和100天期限,有经验。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得知特朗普划定最后期限时,普京没反应,并称美方威胁是“例行公事”,要求官员们不必在意,继续支持特别军事行动。
田德文认为,俄罗斯很可能会做出一些姿态,特朗普“藉坡下驴”。至于受延伸制裁波及的国家,接下来也应会在金砖机制框架内合作,不会有太大改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