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戴璐: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美国经济、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创始人
2024-11-12 11:16:03
0

本轮选举周期,特朗普与共和党拿下总统大选和参众两院多数席位,同时最高法院亦以保守派占有,这意味著本届政府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上获得最大支持,美国政治版图获得少见的统一。这也意味著从政经纲领落地立法这条路径看,总统大选所代表的“方向”,与参众两院所代表的“效率”共振,能够较大程度的落地特朗普本届政府秉持的施政纲领,对资本市场也有更为深刻的影响。我们从对美国内部和对全球影响两个角度去理解。

资料图片

1.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美国及资本市场的影响

特朗普的核心政策——提高关税、收紧移民、减税和放松监管等——是通胀性的、是偏利率抬升的、是Pro增长的(编者:促增长)。对美国内部而言,税收(包括财政政策整体)和移民政策是首要关注目标。

从税收上看,特朗普潜在政策是延长原本于2025年到期的《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包括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1%降至15%;全面恢复州税和地方税减免等。从移民政策上看,Trump 2.0的移民政策偏向于大幅收敛,在非法移民管控上尤为严苛,且承诺实际兑现的可能性较高,非法移民人数预计减少,叠加当前美国本土劳动力供给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当前就业空缺弥合速度在未来可能放缓。这也意味著资本市场或将对应偏强美元和美债收益率的提升。

2. 关税政策的可能性及影响

从对外关系的角度,第二任特朗普任期我们著重关注泛欧地区、中东地区是否存在缓和的可能,以及远东地区经贸关系再度紧张化的可能。其中对中国加增关税的风险无疑最受关切。据目前特朗普团队提及的对中国关税主张来看,包括取消与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编者:即最惠国待遇);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20%的普遍基准关税,对中国进口的美国商品征收60%的特定关税等。在共和党横扫的情况下,年初针对中国的关税计划以及中期的财政辩论或将挤占共和党政策议程,因此通用关税计划可能推迟至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

进一步的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回顾过去,特朗普第一任时期提升的对中国关税,在拜登政府基本得到了保留,按照PIIE(编:彼得森经济研究所)口径,目前美国对中国平均关税水准已经从2018年的3%跃升到20%附近,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中国制造业已经经历了超过5年的高关税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呈现极大的韧性、也呈现了新的结构变化。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在2018年之后仍在上升,远高于美、德、日、韩。中国制造业出口比重占全球经济比重,也在近年来抬升至1.8%附近,为全球之首。结构上看,美国占中国出口的比率有所下行,但对非美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权重在显著提升。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正在向高科技、高端化倾斜,尤其是是在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体现显著。正处在美国施加的关税和战略抑制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展现了适应性和创新性,基于此,我们能看到中国对第二任特朗普任期潜在的关税威胁,多了一份淡定。

我们参考WTO World Trade Model以“20%通用关税、60%对中国特定关税“的情景,同时参考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初步测算,以2025年开启关税为时间节点,对中国经济未来三年时间会有平均-0.5%的拖累。因此,需要对美国加增关税的概率和影响有著清醒的认知,这也意味著中国政府会坚持扩大内需、国产自主化、产业链安全、“一带一路”倡议等核心战略,避免对美国单一市场需求的依赖。

尽管美国主导的关税风险概率较大,但时间节点较为模糊。在共和党横扫的情况下,年初针对中国的关税计划以及中期的财政辩论或将挤占共和党政策议程,因此通用关税计划可能推迟至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于此同时,“做好自己的事”更为务实。目前,中国政府一揽子逆周期刺激计划也在逐步出台。在美国大选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计划,包括五年内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总计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增加6万亿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等措施。这将减轻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降低偿债成本,为地方政府腾出更多空间来执行预算支出。对于2025年,中国政府进一步的财政措施将包括可能提高预算赤字、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财政增量资金将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本文作者为国泰君安期货研究院海外宏观高级分析师戴璐,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来论】李然:矢志改革惠民生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亦是香港特区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後的首份施...
夏宝龙点赞香港公职人员无惧制裁... 香港新闻网4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15日 在香港...
夏宝龙:牢记“修例风波”教训保... 香港中通社4月15日电(记者 谭畅)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
中国免签38国独缺印度?印度网... 香港新闻网4月1日电(编辑 胡雪石)近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X(原推特)平台发布了一张中国对38个国...
特区政府强烈谴责美国涉香港报告... 香港中通社4月1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1日就美国发表所谓“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中对香港特区各方...
香港母乳库近3月收集550公升... 香港新闻网3月30日电 香港医院管理局30日宣布,香港母乳库已开展第二阶段服务,向有临床需要的极早...
丹麦首相驳斥万斯对格陵兰岛防卫... 香港中通社3月29日电 针对美国副总统万斯当地时间28日指责丹麦对其自治领地格陵兰岛防卫不力的言论,...
“台北联络代表处”被南非政府默... 香港新闻网3月17日电 在发出最后通牒后,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被爆于今年3月初在其网站上,将“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