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2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张明臻)香港立法会5月通过《稳定币条例》,金管局正就落实条例的监管和反洗钱两份具体指引征求市场意见,并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条例于8月1日生效,同日开始接受牌照申请。
香港金管局。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预期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牌照。”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多次强调。
在发行人牌照方面,政府及金管局多次透露清晰指引;如避免过度概念化,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以稳健和可持续方式营运业务,亦需要与市场参与者建立信任,使其稳定币具认受性。
对于很多机构只停留在概念阶段,金管局建议,这类机构应与其他发行机构合作,而非追求作为发行主体。
资本金方面,早前市场咨询指不可低于2500万港元,即使营运亏损,股东必须及时增资以补充资本金。政府早前亦透露,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大原则与传统金融资产类似;如当稳定币持有人提出赎回要求时,必须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市场消息指,已有40余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包括首批参与“沙盒”安排,在受控环境下测试稳定币业务的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及渣打银行联合体。
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对记者分析,政府若仅发出几个牌照,应该是考虑到稳定币相对而言是新兴产物,是否能广泛应用及未来效果等都有待观察。因为是第三方发行,机构有机会出现倒闭等问题,因此要非常谨慎,保障用户利益。
他认为,今次花落谁家,要看稳定币的设计、背后挂钩的是什么资产和应用场景,通常来说都需要与产品交易频密有关。不过,资本金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稳定币必须以100%优质且高流动性资产,如现金或政府债券作抵押,确保持有人可随时按面值赎回。
在具体监管方向上,金管局提醒泡沫化趋势。
伴随著《稳定币条例》发行,除了有关诈骗随即开始猖獗,一些上市公司亦大肆宣扬要开拓稳定币业务,造势股价上涨。
不过,按照《稳定币条例》规定,自8月1日生效日起,向香港公众宣传推广任何无牌稳定币,将均属违法。
麦萃才强调,稳定币是交易中介,币值与特定资产1:1挂钩,本身没有升值空间,只是作为一个应用场景,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工具之一,并不是投资或投机工具,而未来发展前景很大程度由市场力量决定。
至于反洗钱方面,由于预期稳定币将被更广泛使用,香港需时刻关注稳定币内在和外溢风险,在反洗钱方面会订立更严谨的要求。
麦萃才以美国稳定币监管为例,如储备资产一般不得用于再抵押或重复使用;发行人需每月公开储备资产构成,并接受独立审计等,相信香港在监管方面会采用差不多的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