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25日电 香港长者人口快速增长,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昨(24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发言,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政策应对高龄化挑战配合国家战略方向,重点关注中产长者的养老问题,涵盖安老、医疗、养老金融、银发经济及乐龄科技等多个领域,力求提升长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香港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最新人口推算,香港65岁及以上长者人口将由2021年的145万人增加至2046年的274万人,届时占总人口比例将由20.5%升至36%,即每三名港人中便有超过一名是长者,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去年年底印发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旨在激发养老事业和产业活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香港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记者 曹文毓摄)
昨日,许正宇在立法会就陈沛良议员动议的“关注中产养老需求,构建高质量康养生态体系”议案中发言,香港政府配合国家战略方向,重点关注中产长者的养老问题,涵盖安老、医疗、养老金融、银发经济及乐龄科技等多个领域,力求提升长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居家安老与院舍照顾并行 拓宽大湾区方案
许正宇说,政府依照“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的政策方针,提供资助长期护理服务,帮助体弱长者在社区或院舍获得适切照顾。符合资格的长者可通过统一评估机制,选择家居为本或中心为本的津助照顾服务,如护理、康复运动、膳食及护老者支援等。此外,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计划允许长者灵活选择认可服务单位,实行“钱跟人走”和“共同付款”模式。
据了解,为支持居家安老,财政司副司长牵头的“推动长者友善楼宇设计”工作组已于2025年7月22日公布最终方案,涵盖促进空间通达性、鼓励住宅采用灵活设计、提升长者幸福感及便利乐龄科技应用,计划通过行政措施和法例陆续落实。发展局亦将与业界合作推出自愿性“长者友善楼宇”认证计划。
许正宇强调,香港政府同时也推进跨境养老及医疗合作,拓宽大湾区养老选择。“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为合资格接受资助院舍照顾服务的香港长者提供多一个选择。在有关当局协助下,参加计划的在粤安老院增至15家,分布在六个大湾区内地城市。政府自今年五月委托非政府机构向参与计划的长者和其家人提供关顾支援服务,并将在今年年底推出为期两年的试行安排,分担参与计划的长者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政策下须自付的部分医疗开支。政府近年亦已积极推动跨境医疗合作,例如在去年推行“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试点计划”),扩大长者医疗券(医疗券)适用范围至大湾区内合适的医疗机构。政府将继续扩展“试点计划”,让合资格长者可以在大湾区全部九个内地城市合共21个服务点使用医疗券。
政府多方发力满足中产长者养老需求
许正宇表示,随著长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为殷切,政府正积极深化医疗体系改革,落实“预防为重、社区为本”的理念。其中,政府透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为较有经济能力作共同承担的市民提供部分资助,让他们以共付模式在私营医疗巿场接受“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筛查服务,鼓励市民及早透过筛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早发现慢性疾病和接受治疗。另外,自愿医保计划于2019年4月起全面推行,认可产品在多方面具吸引力,包括不论受保人士健康状况有否改变,均保证续保至一百岁,有助年长人士获得医疗保障。对中产长者而言,上述的续保安排可令他们更为安心去购买医疗保险,以便他们在有需要时使用私营医疗服务,同时有助减轻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
在保障中产长者健康需求上,许正宇表示,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措施,为经济能力较佳的长者提供更多元化及切合个人需要的退休理财选择,当中包括香港年金计划、安老按揭计划,以及保单逆按计划等,协助退休人士把资产转化成为长期和稳定的每月年金收入,有助市民妥善应对长寿风险,提升长者退休生活质素。
面对跨境养老这个新趋势,长者除了可自行安排每月年金收入用于在内地退休生活的开支,政府及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亦会继续鼓励具相关经验的保险集团开发更多跨境养老保险产品。同时,保监局会持续与具备结合保险及安老服务经验的大型保险集团洽谈,鼓励他们落户香港。
强积金(强制性公积金)制度正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包括将强积金计划行政工作标准化、精简化和自动化的积金易平台,雇员只须注册一次便可运用这个一站式数码平台,随时随地查阅及管理自己的退休储蓄。而立法会正在审议的强积金“全自由行”方案获得通过后,亦有助鼓励雇员积极管理他们的强积金户口及投资策略,为退休理财做好万全规划。此外,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会在所有强积金受托人全面转移至积金易平台后,利用积金易平台加强长者的理财教育。
促进银发经济,乐龄科技助力养老创新
银发市场迅速增长,行政长官于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成立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推动商界抓住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工作组已落实30项措施,涵盖银色消费促进和银色品质保证,推动优质银发产品及服务,提升长者生活质量。
许正宇透露,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积极支持乐龄科技研发与商品化,香港科技园公司及数码港持续为相关初创企业提供支援。社会福利署扩展“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用途,支持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采购适阖家庭使用的乐龄科技产品,方便长者及照顾者借用。
人口老龄化是香港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政府正通过多维度政策措施,落实“老有所养”的目标,特别关注中产长者的多层次养老需求。未来,香港将继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努力营造高质量、可持续的养老生态,为全体长者创造更有尊严、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