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24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张明臻)香港拥有不少历史悠久、声誉良好的中成药品牌,亦是海内外旅客游港后的必备伴手礼。香港贸发局24日发表《香港中成药产业机遇与挑战》报告指出,出口中成药中逾九成为本地生产,明显与其他以转口贸易为主的产业不同,本地中成药产业大有可为。
资料图为旺角一间药房。香港中通社图片
报告指出,去年香港中成药出口额28.8亿港元,当中93%是本地生产产品;内地是主要出口市场占比超70%、其次为澳门约20%、东盟约6%。
据统计,香港目前有约2000家中成药及中药材相关企业,约264家获纳入香港中成药制造商名单。截至今年7月初,约有345家企业拥有8244种在香港注册的中成药。
因此,有别于其他以转口为主的贸易产业,香港中成药产业现下可以抓住三大机遇。
首先,香港特区政府近年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包括设立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以规管中成药注册;在中医教学、医疗及科研等方面提供持续支持;今年底,香港首家中医医院将逐步投入运作,进一步促进中医及中成药的普及化。
一些本地中成药企业及大学亦致力发展新的中成药以进一步拓阔市场。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基于先前对传统中草药古方“麻子仁丸”的研究,研发治疗慢性便秘的新药,首次获批于美国进行临床研究。
资料图为工人在展示某中成药胶囊。新华社图片
另一方面,内地作为全球最大中成药市场,中成药流通销售金额超4500亿元人民币。随著内地简化有关中成药的上市注册审批程序,为港商拓展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市场提供极大便利。
2021年,内地已简化在港澳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的注册审批流程;2025年1月,国家药监局进一步简化审批在香港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传统口服中成药。
此外,全球电子商贸蓬勃发展,跨境电商零售也为香港中成药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海外市场方面,东盟电商零售市场迅速增长,当地对草药及保健相关产品有需求,香港中成药企业可通过线上渠道发掘更多商机。内地市场方面,部分外用中药酒已被纳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允许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往内地。
香港贸发局首席经济师赵永础表示,香港中成药产业虽规模不大,但具备一定特色与品牌基础,在消费者中存有认知度,成为其拓展市场的重要依托。
但他提到,海外地区对中成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各不同,不少海外市场把中成药归类为草药、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等类别。他认为东南亚市场潜力值得关注,但现阶段面临监管体系不统一的问题,企业需应对复杂的准入规则。若能解决这些问题,东南亚市场有望成新增长点。(完)
下一篇:澳门上半年入境旅客升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