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24日电 香港报章7月24日就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依法打击“软对抗”提升公众鉴别力
随着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实施,“硬对抗”已不复见,但形形色色的“软对抗”依然存在。从近日“独立书展”公然出售为乱港头目涂脂抹粉的所谓传记,到一名男子涉在商厦涂写具煽动性字眼被警方拘捕,再到有“黄店”至今张贴“黑暴”文宣,种种事例反映香港静水流深,反中乱港分子仍蠢蠢欲动。特区政府在坚决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软对抗”的同时,更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公众对“软对抗”的鉴别能力,进一步筑牢香港由治及兴根基。近年来的香港书展也常有人鱼目混珠,夹带私货,展示出售具煽动性出版物。当主办机构加强监察、堵塞漏洞之后,一些打着“独立”旗号的出版机构自行组织所谓“独立书展”,与香港书展打对台。在一些“独立书店”中,近日出现了一本美化黎智英的所谓传记。正如夏宝龙主任所指出,“要清醒看到,反中乱港分子贼心不死,各种软对抗花样翻新,外部敌对势力对香港插手干预一刻都没有停止。”特区政府要统筹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在教育、社会工作、媒体等领域健全监察审查制度,以高度的警觉、清晰的立场及长远眼光,处理此类隐形挑战,为香港社会由治及兴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文汇报》:海南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香港把握机遇合作共赢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运作,将实施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便利的通行措施,更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海南自贸港的“封关不封岛”,对于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重大意义,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香港作为享誉全球的自由贸易港,其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可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宝贵借鉴参考价值。通过充分发挥高端专业服务的“香港所长”,贡献海南自贸港建设所需,达至两地互利共赢,香港助力国家高水平开放大有可为。长远而言,琼港可探索制度对接的深度合作,例如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方面,参考香港的国际标准,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框架。这不仅能强化海南的国际竞争力,也可推动香港转型升级,巩固自身优势及国际枢纽地位。
《香港商报》:严厉打假 确保引入真高才
入境处首次揭发有跨境犯罪集团以虚假文书骗取“高才通”签证,涉及金额高达5000多万港元,手法有系统、有规模,令人震惊。须警惕的是,若坐视“假高才”得逞,不仅浪费社会资源,也会挤压“真高才”来港名额,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还会不必要地令人质疑“高才通”本身的政策成效,以致一粒老鼠屎毁了整窝粥。“假高才”一旦取得永久居民身份,不单会抢占基层市民饭碗,亦会占据住屋、医疗、教育等珍贵公共资源,触发市民对制度公平性的质疑与不满。入境处贯彻做好把关工作,快速果断执法,无疑值得肯定。要根治问题,确保来港都是“真高才”,能带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创造更多高增值的职位,当局必须在精准化审查及监察、透明化制度建设上持续发力。像“真高才”前桌球世界一哥奥苏利云,其投资的桌球俱乐部昨日正式开幕,便为香港带来经济社会贡献,不单带来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桌球运动的发展。香港一直欢迎世界各地人才来港发展,这份海纳百川的初心值得珍惜,也需守护。不法“假高才”只是极少数,唯有严厉打假,续抢“真高才”,香港人才高地必可走得更稳、更远。(完)
上一篇:香港早间新闻速览(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