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杨流昌:香港书展的文化盛宴与两岸情缘
创始人
2025-07-23 18:03:07
0

盛夏香江,书香四溢。以“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为主题的第35届香港书展,7月16日至22日在湾仔会展中心举行。这场为期7天的文化盛宴,吸引逾770家展商汇聚,620余场活动密集登场,首日即现读者通宵排队、拖箱抢购的盛况。更有20日“韦帕”威猛台风给香港带来狂风暴雨,天文台发出最高级别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0号风球”,但时隔一日惊现人流不减反增的奇景。墨香饭香交织,纸页光电共舞,当科技光影投射在书页之间,当四川麻辣邂逅港式茶点,这场年度文化盛会,不仅展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枢纽的魅力,更以独特笔墨勾勒出两岸文化交流的温暖图景。

香港书展现场。(香港中通社图片)

舌尖与未来共舞:主题设计的双轨交响

香港“美食天堂”的基因与科技创新的脉搏,在书展主题中巧妙融合。文化学者萧欣浩携《寻味非遗》追溯蛋挞、凤梨包的文化密码,八位艺术家以“世界文化艺廊”的餐桌为舞台,用动态影像与文献解构饮食承载的文明记忆。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张淑芬道破深意:“饮食文学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极佳切入点。”这一主题设计,既延续去年“影视文学”对本土文化的深耕,更将市井烟火升华为文明对话的载体,让人们在方寸书页之间,品味一座城市的灵魂。

虚拟与现实交织,科技重塑阅读体验。今年书展最夺目的创新,莫过于科技元素为传统阅读注入奇幻色彩。在“有枱·阅食”AI主题展区,观众通过问卷解锁专属“用餐性格”,AI即时生成视觉场景并推荐书单;联合出版集团的VR体验区里,年轻人化身《小王子》星际旅人,或潜入《地心探险》的炽热核心。当白发老者静阅纸质书册,少年在虚拟世界中惊呼连连——传统与科技在此刻和谐共生,诠释著香港“变与不变”的文化哲理。

浓墨重彩:湾区脉动与内地风情

内地元素在本届书展绽放异彩。内地40多家出版单位、100多位出版人组成强大参展团,来港集中展销万种内地精美图书。担任本届书展内地省主题馆的四川展区,以“巴蜀文脉润香江,川港书韵共流长”为主题,以“流动的巴蜀文化长河”为意象,沿著古蜀文明到新时代的时间轴,串联起三星堆—金沙的神秘、蜀道的雄奇、三苏的才情与大熊猫的灵动。门头川西建筑元素与顶部文字装饰带相映成趣,“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标语醒目亮眼。

内地展区特别设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区,通过《靠山》等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感染力的作品,带读者重回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侄女田伟的深情讲述,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内地读者的热情同样炽热:广东台山林小姐提前抵港,按图索骥探访书中港式街景;上海陶先生留港三日,淘购近代史珍本。商务印书馆开通粤港直通专车,为跨城而来的读者铺设一条书香捷径。饮食文化展区“墨香饭香”交织,《故宫贡茶图典》以珍贵图像讲述皇家茶宴的雅韵。

港台文缘:从茶香到山林的对话

港台文缘共筑心桥,曾在香港大学开设多年讲座的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登场,成为书展最富哲思时刻。7月19日,她携新书《注视》开启讲座,以台东乡野生活的鲜活叙事,叩问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当讲述山猪咬断水管时,原住民一句“山是山猪的家,是你把水管放在它的家”的回应,引发全场深思。她抛出的“同岛一命”理念,超越人际范畴,升华为生命共同体的宣言:“在我的注视中,不是人跟人的关系,而是生物跟生物的连结。”言语文字在此化作舟楫,载著满场来自两岸三地的读者,驶向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境。

更深厚的情谊,沉淀在一盏清茶之中。海峡友谊集团董事长刘贤贤在书展晚宴上,捧出题有金庸墨宝“古逸茗庄”的沉香普洱茶。他动情追忆:金庸曾感怀台湾茶韵醇厚,坚信“一叶清茶能架起两岸心灵之桥”。这不仅是味觉的共鸣,更是文化的同频——海峡友谊三十余载热心服务台胞往返祖国大陆交流参访、疫情期间坚守两岸通道,恰如茶香持久浸润人心。书展首设的“台湾旅游专区”,更将宝岛风物直接呈现在香港读者眼前,文化互鉴从书页延伸至生活现场。

新锐力量:传统在青春中涅槃

书展首设的“文化及创意产品区”,成为年轻人打卡圣地。集古斋将传统门廊幻化为“时空画框”,古人表情包明信片混搭网路热梗,故宫文创与澳门特色产品同台争艳。正如策展人所言:“文创是桥梁,让传统文脉在古今碰撞中焕发新生。”新生代创作者更借AI开辟疆场——古天乐力荐的《AI 我独白升级》掀起创作热潮,电子书专区人头攒动,展现科技赋能文化的无限可能。

当维港夜色拥抱满载书籍的行李箱,当龙应台“爱文字,爱文学,爱这个世界”的寄语仍在耳畔回响,香港书展已超越商业交易,成为文明对话的鲜活现场。金庸期许的“茶桥”与龙应台宣导的“生命注视”,在此交织成两岸三地的文化经纬。纸张承载历史,萤幕投射未来,而流淌其间的人文情怀,才是香港书展真正的灵魂。这座以书香为梁、以情谊为柱的“无形之桥”,年复一年印证著:纵有山海相隔,文化始终是最温暖的归途。

(本文作者为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评社评论员 杨流昌)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