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18日电 “粤车南下”计划将于11月实施,首阶段限制粤车只能停泊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自动化停车场,吸引内地居民驾车来港经机场转机,或转乘公共交通工具到市区;次阶段才容许驾车驶入市区,初期每日限100个名额。新政策除了便利两地人员往来,更能促进香港餐饮、零售、酒店,以至汽车维修或增值服务。同时,为让南下司机更好适应香港交通,香港运输署将提供小册子和线上课程予南下司机。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运输署将为南下粤车司机提供小册子和线上学习模式,中国香港汽车会永远荣誉会长李耀培表示,协会愿意提供技术支援,他透露,“司机申请成功(南下名额)之后,运输署会发一本小册子,据了解这本书现在还在编制中,里面会有一些资讯性信息,包括汽车会的紧急救援电话、商业拖车电话、夜间救援服务等,也会讲解香港交通环境与内地有什么不同。”
盼厘清南下客需否装“易通行”
李耀培表示,两地道路系统存在一定差异,除内地“左驾右行”,香港“右驾左行”是最显著的差异外,两地警告标志、指示标志的设计亦有分别,香港驾驶者北上时需习惯,反之“粤车南下”亦然。
至于“粤车南下”的落地细节,李耀培希望特区政府在未来3个多月内进一步厘清,包括如何支付香港隧道费,是否要强制安装“易通行”。
他指出,香港全线隧道已使用“易通行”,无需现金或停车缴费,为确保顺畅融入香港交通环境,他认为,应强制要求每日可进入市区的100个粤车司机使用“易通行”系统。“他们过来要前往各区的景点,不可能不过海、不过隧道,如何畀钱呢?‘易通行’是不用钱、不用管理费用,主要是和银行户口联系,对粤车车主不构成经济负担。如果真的要安装,是不是也可以在广东省设立一些‘易通行’中心,提供协助?”
他并指出,“‘港车北上’一般申请14天内,就会收到许可通知。‘粤车南下’涉及的数量比较少,特别是进入市区每日只有100个名额,是不是进度可以更快一些,例如7天就有结果通知。”
他并建议特区政府建立完善的预约系统,方便旅客提前预订酒店车位和热门景点的车位,“重点是透过预约机制分散车流,如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等旅游景点,应预留部分车位供‘粤车南下’旅客使用,同时酒店业也应提供停车预约服务,让旅客安心规划行程”,他相信这些配套计划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更能提升旅客体验,让“粤车南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赞港百年汽车文化具吸引力
他看好“粤车南下”带来的汽车经济,李耀培说:“好多‘港车北上’的车友会去内地做汽车美容、洗车,因为价格相对便宜。‘粤车南下’也是一样,香港有国际汽车文化可让粤车车主体验。”他解释指,香港有百多年汽车文化,齐聚国际顶级汽车品牌,特别是一些小众的欧洲车都有相应的修理、零配件,可以满足汽车爱好者的不同需求。“香港的车房可能没有内地面积大,但也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师傅,非常识整车,汽车爱好者可以一齐交流感受。”
运输署:拟备驾驶指南短片
运输署昨日表示,会为“粤车南下”拟备宣传资讯,包括驾驶指南短片,当中会介绍“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让旅客获取交通消息和各区停车位资讯,引导入境市区的车辆至不同地区或景点。
“粤车南下”的参加者与现时粤港两地牌及香港车辆的司机一样,均须遵守香港的法例(包括交通法例),有关执法安排会与其他车辆一致。此外,粤港正共同制订处理违规违法的车辆,例如逾期留港或违反香港交通法例的行政措施。
粤车主:期待驾车来港观全运会
“粤车南下”计划带来的改变,远不止是出行工具的简单切换。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悄然拉近粤港两地的生活半径,让“双城生活”变得触手可及。“非常期待‘粤车南下’,无论是探亲访友、旅游玩乐还是商务出差,都会方便很多。”有广东车主表示,期待“粤车南下”计划落地,最好能赶上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盛宴,“香港承办的击剑、高尔夫球、沙滩排球等项目,都是我的心头好,真希望‘粤车南下’能及时为赴港观赛提供新的便利。”
“到时如果可以自驾到香港,会第一时间载上家人到香港探望我姑姐,想想能‘一脚油门’就能到她家楼下,这是开启广东居民‘南下’探亲和休闲的新模式。”广东车主高先生畅想道,“周末心血来潮便一家人‘说走就走’,到香港游玩、逛街、购物都变得更加轻松和自在。车尾箱装满了给亲友的手信,或是自己心仪的商品,省去了大包小包挤公共交通的麻烦。”这种“一脚油门直达”的便利性,让高先生觉得跨境出行不再是一件需要郑重规划的大事,而更像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延伸。
高先生亦希望香港市区能加速布局,完善停车位、充电桩、清晰的交通导览等配套“软硬件”,让自驾体验更丝滑,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来源: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