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考“状元”为何爱读医?法律、科创不香吗
创始人
2025-07-17 19:03:25
0

香港新闻网7月17日电 (编辑 王少喆)被称为“香港高考”的DSE(中学文凭考试)16日放榜,有16名考生因为成绩优异成为“状元”,引发全城热议。根据媒体报道,在16名“状元”中,11人选择了在香港最为吃香、收入优渥的医科,1人在医科和牛津大学的数学科之间犹豫,只有4名准备赴外国留学的学生坚定选择了经济、物理等学科。

为什么“状元”们几乎清一色选择了学医?

根据媒体对这些“状元”的访问,大家的回答大多是,小时候的经历让自己感到学医可以帮助别人,香港医生不足,希望做出贡献等。也有个别学生提到,考虑到了收入和社会地位等因素。

升学方向属个人选择,本没有对错,回馈社会也是良好的意图。不过,如果说是考虑收入、社会地位,为何同样是“神科”的法律却未得青睐?而香港一直在大力发展科创产业,在国际上,科技界也是产生富豪众多的领域,为何香港“状元”们选择较少?

7月16日,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试(DSE)正式放榜。图为学生在查看成绩。(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事实上,港媒星岛日报网站报道称,有香港政治圈人士分析,香港社会价值观一向比较现实,当医生固然是“服务社会”有使命感,但收入高、具社会地位也很重要。

对于香港尖子生少有进入科技相关学科的原因,有商界人士分析,尖子生读医与否,其实是“最赚钱”与“平均更赚钱”的分别。马斯克、扎克伯格、黄仁勋等科技巨头财富庞大,甚至被认为改变世界,但这些只是“幸存者偏差”,真正创业成功者仅是少数。尖子生考虑的是规避风险,医生收入稳定地高于普通人,是“保障下限”的更好选择。

至于法律未成第一选择的原因,有法律业内人士在YouTube上分析称,法律系淘汰机制十分残酷,读了法科,未必能像学医那样过上稳定、优渥的生活。

香港每年培训的医学生较少,医疗体系进入壁垒较高,非本地医生较少能够到香港执业;而律师行业则更为市场化,非本地培训的律师更容易进入香港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也可能是“学医”被视为比“学法”前景更稳定的原因。

有在DSE中取得好成绩的政商人士以过来人身份分享,未必每一个尖子生都对医科真有兴趣,平衡收入与兴趣,才是最佳选择。有人举例说,香港现任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是2003年会考十优“状元”,从事公共行政,也对香港有很多贡献。

本身是外科医生的立法会议员林哲玄提醒,当医生知识只是基本,更重要的是奉献精神,要牺牲大量生活时间和自由,皆因病人利益永远是最先考虑。他认为,如果为了生活水平而读医科需要三思,因为赚钱行业众多,收入不应在考虑读医的计算因素之内。

另一方面,这些尖子生之所以选医科,也可能是因为从医科转做其他一些行业比较容易,而从其他行业转做医生,难度要大得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选择,或许也是“状元”们选择最热门、难度相对更高的学科的原因。(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来论】刘喆:希望之路,还是漫... 中缅铁路,这条计划连接昆明与缅甸皎漂深水港的交通走廊,是未来中国通向印度洋的关键战略通道,也是中缅经...
施政报告2024 | 香港劏房... 香港新闻网10月16日电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6日)表示,特区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
华为ICT大赛2024-202... 香港新闻网12月9日电 “华为ICT大赛 2024-2025 香港站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华为ICT...
教大学者喜讯频传 多领域研究获... 香港新闻网12月3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最近喜讯频传,多位研究学者在心理学、理财教育、英语学...
最高271.28%!美国拟对东... 香港新闻网12月1日电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1月29日公布其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
香港丁屋申请人遭廉署起诉承认串... 香港新闻网11月8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早前落案起诉小型屋宇(丁屋)发展商负责人、村代表及丁屋申请人共1...
叶刘淑仪出席政青培训课 分享香... 香港新闻网6月5日电 香港政协青年联会(下称“政青”)于6月3日举行六月核心成员培训课程,本次培训特...
香港研发总开支持续上升 去年... 香港中通社12月23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3日发表《2023年香港创新活动统计》报告,香港本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