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16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日本参议院选举7月20日投票,最新民调显示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执政党联盟选情告急。受访学者指出,本次选举结果极为关键,一旦石破茂因选举失利而下台,中日关系的“缓和窗口”可能迅速关闭,东北亚地缘政治也将重新进入“高张力时代”。
日本首相石破茂 图源:新华社
日本参议院设有248个议席。本次选举将围绕125个议席展开角逐。目前执政联盟在参议院掌握75个非改选议席,两党在本次选举中必须再赢得50席,方可维持参议院议席过半。
日本《朝日新闻》15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执政党自民党及其联盟伙伴公明党,或在选举中只能赢得约35个席位,从而失去多数席位。石破茂当日呼吁民众投票时直言,“这次最艰难”。
青年日本问题学者、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16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造成执政党选情告急的原因,一是参政党、国民民主党等新兴政党近年崛起,一些政策主张更极端、更具针对性,蚕食了自民党的支持群体。二是日本社会民意对“自公执政”联盟的态度发生变化。众议院选举后,在野党制衡下,立法、预算审议更为透明, 愈来愈多日本民众希望在不颠覆现有执政框架的基础上,让在野党融入或与自公执政联盟合作。
陈洋指出,结合当前各大民调,石破茂率领的执政党将大概率输掉选举,执政党总席位不过半,在野党席位增加。相较于往届,“外国人”成为本次选举焦点,选举后,日本政府会否针对外国人采取更严厉的限制措施,抑或日本社会会否变得更加保守排外,无疑值得关注。
若执政联盟再度败选,石破茂内阁将面临什么处境?陈洋分析,或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主要在野党组建执政联盟,日本出现政权轮替,自公联盟沦为在野党,石破茂下台。二是在野党因政策主张差异而未能组成执政联盟,自公执政联盟继续以“少数执政党”身份执政,石破茂继续担任首相。三是石破茂引咎辞职,自民党选出新总裁,以“少数执政党”身份继续执政。
石破茂政府上台后,对中日关系主张“稳定关系”、“务实对话”。中日各层级各领域交流互动日趋活跃,双边关系回暖向好。此外,石破茂亦较重视“日中韩”多边合作架构,倡导在非传统安全、供应链稳定等方面与中国保持沟通。
“石破茂的政治命运,不仅关乎日本国内政治重构,也将成为未来中日关系走向的重要分水岭。”陈洋认为,继任者若来自自民党内鹰派,或迅速调整对华政策,包括对美国在南海、台海问题上的军事部署支持力度增加,在北约印太合作机制中扮演“更前沿角色”等,亦会使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小圈子政治”抬头。一旦石破茂因选举失利而下台,中日关系的“缓和窗口”可能迅速关闭,东北亚地缘政治也将重新进入“高张力时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