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12日电 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12日发表题为《厦金泳渡比赛喊停 台湾的信心去哪了?》的文章,指出原本平稳运行十六载、承载两岸和平交流美好期许的厦金泳渡,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突遭陆委会以“统战疑虑”紧急喊停,此举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金门地方与台当局之间炸开矛盾冲突的火花,更将台湾内部在两岸交流政策上长期潜藏的分歧与困境,毫无保留地摆在了台面之上,引发台湾各界对于两岸交流走向以及自身信心底气的深度叩问。
厦金泳渡资料图。图片来源:台湾《旺报》
厦金泳渡自2009年创办,由金门与厦门轮流主办。这场长泳比赛横跨厦金海域,游过那条地理上看不见、政治上极敏感的“中线”。它既是体育活动,也早已成为两岸和平交流的一个象征。在金门地方的理解中,这是一个让对岸来宾亲眼见识台湾制度与自由的窗口。但在陆委会与民进党当局眼中,这却是一个大陆以民间活动包装“统战意图”的机制。
文章指出,这场停办风波让台湾民众看到一个核心问题:当前的两岸交流是否已陷入“全面政治化”的陷阱?一项多年来平稳举办的活动,是否因为主办地点改变、政治氛围转变,就被视为风险而非资产?而在台当局“从严审查”的治理思维下,地方所累积的民间交流能量是否就此遭到瓦解?
文章强调,事实上,交流从来不是毫无风险的事,无论是体育、文化、教育或经贸,若从意识形态角度切入,几乎都可能被解释为“统战”的手段。但与此同时,两岸交流具有和平互动的象征意义,更是台湾展现民主自信与制度魅力的机会。
尤其在金门这样与大陆地理相近、历史关联深厚的地方,民进党当局若未能以理解与尊重的姿态对待在地交流努力,将只会造成更多的不信任与政治撕裂。许多金门居民质疑:“过去13届都能平安落幕,为何今年不行?”这个问题不只是对台当局的质疑,更是对整个两岸政策方向的质疑。
文章最后指出,当一场行之有年的厦金泳渡,竟也让台当局感到如此惶恐与迟疑,那么被阻断的或许不只是泳渡活动本身,而是对两岸交流的自信与格局。在波涛之间来回穿越的,不只是两岸游泳选手的身影,更是两岸交流善意的维系。真正成熟的民主台湾,不是在拒绝接触中筑起两岸高墙,而是在风险与差异之中,仍敢于走出一步,寻求理解。如果连这样一场泳渡活动都不敢照例举办,又如何在更辽阔的世界中,从容地迎向未来? (完)
上一篇:香港发出首个正式的士车队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