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14日电 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总督察黄知雯表示,今年首5个月警方共接获2574宗电话骗案、涉款约4.3亿港元,分别按年上升近两成及下跌近六成。当中49人是“港漂”大学生,较去年同期89人下降约四成,损失金额4400万港元,按年下跌约四成半。
香港警察总部大楼。香港中通社图片
港警防骗宣传全方位提升防骗意识
来港升学的“港漂”成为电话骗案主要受害群体之一,上周还揭发有“港漂”学生被骗逾千万元巨款。为减少“港漂”受骗,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入境事务处,联同国家移民局及国家反诈中心,由上月起启动“两地联动 天下无诈”防骗宣传,两地四个部门联合制作防骗视频,拆解“港漂”常遇到的四大类骗案,防骗信息覆盖由内地学生在当地办理签注到抵港入学、租房到求职,全方位提升“港漂”的防骗意识。
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高级督察温璧而表示,警务处反诈骗协调中心联同入境处、国家反诈中心和国家移民局已合作拍摄6条防骗视频,讲解“港漂”在香港比较容易受骗的骗案类型,视频上月中起在各社交媒体发布,而国家反诈中心及国家移民局正筹备在开学前,在学生办证及出入境大厅播放影片,“实现两地联手、共同守护港漂学生”。
香港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与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上月10日在沈阳市举办首场线上线下分享会,向超过1万名有意来港升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宣讲防骗知识。
与地监局银行业电讯业协作
警方亦将与金管局、银行业、地产代理监管局及电讯业协作,利用相关服务向“港漂”学生宣传防骗资讯。各警区更将为大学举办防骗讲座及活动,以及在暑假及开学季期间举办“防骗月”,推出一系列新的防骗活动,向社区和学生宣传防骗知识。
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总督察黄知雯表示:“其实防骗问卷没有停过,一直都开放给学生开放平台给他们做,而且语言是中英,繁体中文都有,没有特别针对内地学生。另外,防骗问卷内容会就骗案情况作出更新。这个防骗问卷在上年、即上年上一批新入学学生已完成超过2万份,今年正等待新一批学生入学,大概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个高峰期再看一下情况,需不需要我们再加强。”
她表示,涉及“港漂”的骗案宗数及骗款明显下跌,显示警方的宣传策略取得一定成效,但偶然仍发生涉及“港漂”的巨额骗案,可见防骗工作任重道远,必须持续打击及提防。例如,上周就有一名“港漂”被骗千万元,该受害人今年4月收到骗徒电话,对骗徒的指示深信不疑,对家人或朋友守口如瓶,3个月内多次将金钱转账到骗徒指定的户口。直至上周四(10日),受害人怀疑自己受骗,致电反诈骗协调中心求助时,已经向骗徒转账超过千万港元。
另外,警方发现有中介公司针对有意申请来港读书的学生收取高昂中介费,以“保证成功”为卖点,并为不符合申请资格的人士伪造文书。
入境处总入境事务主任樊建中表示:“我们看到其实部分申请人由于对于香港法律和生活方式并不熟悉,所以选一些中介递交申请。如何分黑中介,其实好简单,如果他跟你说保证成功,这个就一定是黑中介,因为我们入境处进行每个审批时都有既定机制,严格审批每个个案,不存在任何特别渠道保证成功。”
一哥信函增简体版助内地生防骗
为加强防骗意识,警方新界南总区设计了一封“警务处处长信函”,去年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新生家长日活动中,首次向“港漂”学生和家长派发,提醒和传授防骗贴士。新界南总区防止罪案办公室主任总督察陈咏君表示,曾经有参加讲座的内地学生阅读处长防骗信函后,在宿舍发现室友听电话时神色凝重紧张,又听到对话内容涉及金钱、限时交出个人资料及缴交罚款等字眼,即时意识到是骗案,成功助室友甩身。有见及此,今年警务处处长信函将升级,增加简体中文和英文版本,并附有现任香港警务处处长周一鸣的签名及照片。
周一鸣在今年的信函中,以第一人称欢迎留学生来港升学及生活,“作为香港警务处处长,我特别致函各位,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远离诈骗陷阱。”他指出:“诈骗集团会以不同情景,突破大家的心理关口,例如利用大家不熟悉的法律程序,以及对『权威机构』的信任设定下圈套。”周一鸣列举骗案主要种类和行骗套路,教导同学识别和正确应对的方法,以及寻求支援的途径。
信函推广至收内地生全港院校
因应信函的成效显著,警务处将会推广至全港有向内地生提供学位课程的院校,也会透过内地留学服务中心向将抵港升学的学生及家长派发。另一方面,新生防骗问卷亦会精简至20条问题,以答对九成为合格。陈咏君说,新界南总区有较多“港漂”学生和专才生活,去年区内有规模的院校共录取逾千名内地学生。
另外,该区铁路沿线的屋苑亦是“港漂”学生热门居住地,警方配合学校在开学及迎新期推出一系列防骗宣传,除派发处长防骗贴士信件,亦与院校合作举办防骗讲座、防骗问卷、校内放置宣传品,及透过电邮不时提醒学生,进一步巩固警校合作基础。
来源:香港文汇报、香港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