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舰激起千重浪!海军山东舰编队(下称山东舰)访港,与广大市民一同庆祝了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的关爱。虽然山东舰已经远航,但这股热潮似乎仍未散去,而它所留下的一些启示也越发引人深思。
那些天,编队透过招待会、开放参观、训练展示、知识讲座、文体交流等活动,接待了3万多名市民登上大国重器。登舰者中,年轻人心潮澎湃,老年人热泪盈眶。而其他市民则透过各种媒体丰富报道,接触国家首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舰。街头巷尾、茶楼餐厅、社交平台,都离不开山东舰这一话题。大家感受到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可以说,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东江纵队老战士登上湛江舰的情景,他们在军舰上难掩激动之情,即场唱起《东江纵队之歌》,并忆述当年的抗战事迹。国之重器与香港现实深度融合,所激发的共鸣愈发强烈。
95岁老战士罗竞辉表示,他抗战时加入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海上中队。其所属中队就配备两艘小艇。他回忆,昔日曾乘木船出海作战,船身摇晃剧烈一不小心就会落水。对比现今海军舰艇与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深感振奋,认为现代化军力能为保家卫国作出更大贡献。
而90岁老战士林珍忆述,当年抗日队伍装备落后,因日本封锁,木船缺乏机械动力,只能依靠人力操作。她提到,当时作战必须近距离迎战敌人,靠的是抵抗敌人的勇气和民族精神。而如今海军舰艇已发展得强而有力,令人欣慰。
落后是要挨打的。从1840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经历了一段国力衰弱、备受外国列强欺凌的艰难岁月。列强的军舰炮艇曾在中国的领海内河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国家繁荣富强,国力日益强盛,航母是国防重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山东舰编队访港,对于激发香港市民的爱国热情意义重大!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及各地区各部门正在或即将举行一系列活动。香港要趁航母访港带来的热潮,结合香港的抗战历史,继续以不同方式向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讲解中国的近代史,进一步强化市民的爱国热情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事实上,香港在抗战历史中有著重要的角色。香港海防博物馆已经正式改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据悉将于8月底开始与内地博物馆合作,就粤港两地抗战史进行系统展出,其中会涉及包括香港在内的“慰安妇”内容。这些展览是市民认识历史的好方法,应当不断争取更多合作,展出新内容。
另外,笔者亦注意到在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始面向公众开放,展出一千多张照片及三千多件文物。展览特设港澳台同胞抗日斗争部分,通过图文影像展示宋庆龄女士在香港创立保卫中国同盟,为八路军、新四军筹集资金物资,并借助立体图形呈现了轰动香港“一碗饭运动”、以及澳门镜湖医院救助难民的故事。盼望这些展品有机会尽早在香港展出,配合讲座、电影等多形式的生动活动,让市民更贴近了解抗战历史。
山东舰访港是增强市民爱国精神的重要契机,我们必须善用这股热潮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并结合香港的实际情况,持续找寻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让保家卫国的精神得以不断延续!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林顺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