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10日电 继《念香港人的旧》、《感情・感悟・感觉》,香港人出版(WE Press)再度为广大读者带来香港摄影大师何藩(1931-2016)更多珍藏作品—《街头摄影丛谈》(Thoughts on Street Photography)。
连续八年跻身“世界摄影十杰”的何藩说:“摄影是一种大众艺术”。随着数码相机普及,打卡文化蔚然成风,但如可才能拍出一帧好照片?
何藩解答说:“真正的好相片不在相机,而是在你本身,是在你的眼,在你的脑,在你的心,不是在于冷冰冰的机器。”何藩家人也在前言中说:“除了技巧运用,最重要是要感动人心、得到共鸣,要达到这目标则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传授秘笈,提升拍摄及欣赏水平
《街头摄影丛谈》是何藩于1959年的著作,收录16篇他对街头摄影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最珍贵之处在于揭开对64帧照片由灵感到构图的秘诀,尤其包括在1959年前已经于国际沙龙获奖四十余次的《阴影》,以及同样在国际沙龙获奖多次的名作如《日暮途远》、《街景》及《背道》等摄制的故事及技巧,等于向读者传授秘笈,提升大众拍摄及欣赏水平。
此书在当年《海光半月刊》(Hai Kwang Fortnightly)中图文并茂连载后加上何藩的自序,合编成册,旨在推广摄影艺术。但此书已经失传大半世纪。为了重新刊印一共64帧照片,何藩家人花七年时间在浩如烟海的底片中,齐集自1959年书绝版后便绝迹的23帧图像,即使翻箱倒箧仍有2帧照片找不到,最后用较低像素刊印。这些失传照片经扫描及还原、运用现代设计及印刷,把书再版,附上由家人撰写的前言,以及何藩亲笔写的小自传。
全书64帧照片,近半国际获奖
全书共有64帧插图,其中9帧于1959年出版前已获国际奖项。经资料整理与作者后续名单对比,得奖作品实际增至31帧。22帧照片是在该书当年出版后才获奖,可见何藩选择相片作实例阐述,有其敏锐触觉。相关摄影得奖名单,随书刊出。
温暖的人情味,引发同情心及关怀
何藩公开摄影心得,把街头摄影分为“写实”和“非写实”。从构图、光影,到“第二次决定时刻”的暗房剪裁技巧。他希望从照片中流露温暖的人情味,令观者对小巿民有更多了解,引发人与人之间的更多同情心及关怀。
何藩说:“摄影是光的艺术,光要合我心意,不谈对错,便要等光。”他爱捕捉黄昏时被太阳拉出细长斜影的巷道和巿场、烟雾中若隐若现的劳动者身影,结合光线来营造戏剧性氛围。他展现的不仅是技术,更有对香港草根市民的深情凝视。
从苦力、街贩到嬉戏的孩童,完整呈现他如何将街头瞬间升华为诗意杰作。还有昔日香港的纯朴与老百姓的坚韧。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珍藏之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