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9日电(记者 徐嘉仪)渣打银行与香港贸发局9日公布的“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显示,今年第二季在美国关税战冲击下,大湾区企业营商表现仍具韧性,第二季现状指数轻微下跌0.4,至53.1。
资料图:无人机拍摄的深圳和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及周边风光(2018年5月23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调查访问了逾1000家大湾区企业,涵盖制造及贸易、零售及批发、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和创新科技行业。
机构分析,指数仅轻微下跌,主要受惠于提前安排的订单及生产活动。八个分项表现中,“生产/销售”是表现最强的项目,指数为57.1,是一年来最高,增幅4.2。其他录得增幅的子指数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利润”及“原材料库存”,增幅约0.1至2。
同时,企业在季内对未来展望持审慎态度,整体预期有所放缓但仍属正面。预期指数由第一季的54.3下跌至第二季的52,仍高于50的中性水平。
按行业划分,“创新和技术”表现最佳,现状及预期指数分别上升6.3及5.5。“制造和贸易”短期表现具韧性,现状及预期指数分别下跌0.4及2.1,显示制造商在美国关税实施前忙于处理急单。
大湾区城市中,香港与广州表现录得下跌。香港录得较大跌幅,现状及预期指数分别下跌9.8及10.5,反映香港对外围因素较敏感。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约75至80%大湾区企业表示受到美国关税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与业务计划延迟落实及物流受阻有关。大湾区企业正积极拓展内销市场,并把业务扩展至区内其他主要市场,特别是东盟地区。(完)